[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肥浆料粘度和颗粒体积大小的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12679.5 | 申请日: | 2014-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曹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凯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52316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浆料 粘度 颗粒 体积 大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生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肥浆料粘度和颗粒体积大小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我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我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
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化肥,主要有单质化肥和含有氮、磷、钾及其他养分元素的复合化肥。复合肥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团粒法、料浆法、挤压法和残混法等,主要是将尿素、硝酸铵、重钙、氯化钾、等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复合肥的加工采用的是高塔造粒技术,造粒设备多为熔融料浆喷洒造粒设备,一般采用的熔融料浆喷洒造粒设备有旋转式差动喷头造粒机、固定喷头造粒机和振动喷头造粒机,其中,旋转式喷头造粒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复合肥的造粒原理为将熔融料浆通过专门造粒喷头以细射流液柱的形式喷出,喷出的液柱在空气中接触时,断裂成为液滴,进而冷凝成球形颗粒,然后通过传送带及时将冷凝成的球形颗粒传送出来。
在复合肥的生产过程中,复合肥浆料的粘度为粘合成球创造条件,如果没有粘度颗粒就造不出来,如果粘度过高,则易产生大球,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复合肥颗粒大小不均匀。在现有的生产设备中,无论采取旋转式差动喷头造粒机、固定喷头造粒机、振动喷头造粒机或是其他造粒机,由于混合槽中复合肥浆料的压力在不断变化,因此导致了复合肥浆料的粘度也跟着不断变化,又由于复合肥的颗粒大小与复合肥浆料的粘度相关,进而导致了生产出来的复合肥的颗粒大小不均匀。复合肥的颗粒大小不均匀将造成复合肥的养分不均匀,容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在给农作物施肥的时候还存在溶解速度不一致,造成小颗粒融解太快而大颗粒的难以溶解,使农作物不能完全吸收所施加的肥料,导致肥料的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另,复合肥颗粒大小的均匀性不仅在质量上对复合肥造成重大的影响,也给复合肥的推广和销售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购买颗粒均匀的复合肥。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控制复合肥的浆料粘度,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复合肥的颗粒大小均匀的控制系统。
现实的生产经验是:无论采取旋转式差动喷头造粒机、固定喷头造粒机和振动喷头造粒机生产造粒或是其他造粒机,由于在混合槽中的复合肥浆料温度或者压强不能一直保持一致,或是造粒机的喷头转速不均匀,导致了生产出来的复合肥颗粒总是不能很好地控制颗粒体积的大小。颗粒体积的大小不均匀的复合肥首先是引起市场卖相不高,更重要的是溶解速度不一致,造成小颗粒融解太快而大颗粒的难以溶解。于是,不能达到在恰当的时机让农作物及时吸收预定的复合肥的量,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施肥目的,降低了施肥的效果。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浆料粘度和颗粒体积大小的控制系统,旨在提供能够控制复合肥的浆料粘度,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复合肥颗粒大小均匀、易于吸收,进而使复合肥的利用率高、养分均匀,并使施肥效果和销售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够生产颗粒大小均匀、有利于提高施肥效果的复合肥的生产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肥浆料粘度和颗粒体积大小的控制系统,该复合肥浆料粘度和颗粒体积大小的控制系统包括:进料机构、混料槽、旋转喷头、浆料导管、旋转喷头电机和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凯;,未经曹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2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