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态随机存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09377.2 | 申请日: | 2014-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C11/413 | 分类号: | G11C11/4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随机 存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随机存储器。其中,该静态随机存储器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一NMOS晶体管,分别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写字线和写位线连接,用于控制写信号的选通;第二NMOS晶体管,分别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读字线和内线连接,用于控制读信号的选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于6T单元的SRAM的读静态噪声容限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基于6T单元的SRAM的读静态噪声容限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态随机存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静态存储器往往无法明确区分控制读与写的操作,此外,在一定的静态噪声容限的前提下,现有的技术需要多个晶体管组合实现,这样不仅影响读与写的速率,而且提高成本。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态随机存储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于6T单元的SRAM的读静态噪声容限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态随机存储器,包括:多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一NMOS晶体管,分别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写字线和写位线连接,用于控制写信号的选通;第二NMOS晶体管,分别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读字线和内线连接,用于控制读信号的选通。
可选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PMOS晶体管和第三NMOS晶体管;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二P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其中,第一PMOS晶体管和第二PMOS晶体管均被上拉至与电源端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均被下拉至与接地端连接。
可选地,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写字线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写位线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可选地,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读字线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内线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可选地,第三N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宽度可与第一NMOS晶体管的宽度相同。
可选地,第三NMOS晶体管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宽度可与第二NMOS晶体管的宽度相同。
可选地,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二PMOS晶体管的源极均连接至电源端,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四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均连接至接地端。
可选地,多个单元中的第i个单元中的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i条写字线,第i个单元中的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j条写位线;第i个单元中的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i条读字线,第i个单元中的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j条内线。
可选地,第j条内线通过第五NMOS晶体管连接至第j条读位线,其中,第五NMOS晶体管用于控制一列单元的读信号的选通。
可选地,第j条内线与第五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五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第j条读位线连接,第五NMOS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或接高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09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多态伺服电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新型录音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