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度带束层改进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86527.2 | 申请日: | 2014-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石卫平;唐正军;蔡殿祥;张怀海;孙正东;缪鹏飞;高艳;陈磊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0/38 | 分类号: | B29D3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度 带束层 改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度带束层,特别涉及一种零度带束层改进系统。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
轮胎制造工艺包括:密炼工序——胶部件准备工序——轮胎成型工序——硫化工序——最终检验工序——轮胎测试,其中胶部件准备工序又包括挤出、压延、胎圈成型、帘布裁断、贴三角胶条、带束层成型六个工段。而在轮胎成型工序中,由于工艺生产的需要,为了增加轮胎的强度,需要在原先带束层的两端均增加一圈钢带层,因此希望研究出一种能够顺利的将钢带缠绕在带束层两端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将钢带缠绕在带束层两端的零度带束层改进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零度带束层改进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输送支架、放料机构、直线导向机构及缠绕机构;
所述放料机构、直线导向机构及缠绕机构依次设置,放料机构位于输送支架的下方,直线导向机构及缠绕机构位于输送支架的出料端;
所述放料机构为一放料辊,所述放料辊上并列缠绕有两列钢带;
所述直线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支架A、限位板及输送辊,所述限位板及输送辊均通过固定支架A固定在输送支架的出料端口处,输送辊有数个,沿着输送支架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限位板一共有两组,每组限位板由两个限位板组成,并且在两个限位板之间留有容钢带通过的间隙,所述限位板位于输送辊的上方,并且在限位板的下方具有与输送辊相配的半圆形凹槽;
所述缠绕机构为一缠绕辊,所述缠绕辊与放料辊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导向机构与缠绕机构之间还具有一滚轮导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支架B、导向辊及导向轴,所述固定支架B沿着固定支架A的出料方向延伸,在固定支架B上安装有一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固定支架B之间活动连接,在导向轴上安装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一共有两个,分别与两组限位板相对应,且导向辊通过止动螺丝固定在导向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机构与直线导向机构之间还具有一张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一张紧机架,所述张紧机架由两个竖直支杆及两个水平支杆共同构成,在两个竖直支杆之间具有一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两端通过张紧滚轮与两个竖直支杆之间活动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杆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一检测开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直线导向机构对两排钢带进行导向,以保证钢带能够顺利的分布在带束层的两端;在直线导向机构的出料端增设一滚轮导向机构,因为在直线导向机构于缠绕机构之间仍有一定的间距,这样能够避免钢带从直线导向机构到缠绕机构之间发现位移,进一步的确保钢带位置的准确性;在放料机构与直线导向机构之间还具有一张紧机构,以保证钢带是张紧状态,避免钢带在放料时出先料过多或偏少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零度带束层改进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发明的零度带束层改进系统包括输送支架3、放料机构、直线导向机构及缠绕机构。
放料机构、直线导向机构及缠绕机构依次设置,放料机构位于输送支架3的下方,直线导向机构及缠绕机构位于输送支架3的出料端。
放料机构为一放料辊1,在放料辊1上并列缠绕有两列钢带。
直线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支架A4、限位板7及输送辊6,限位板7及输送辊6均通过固定支架A4固定在输送支架3的出料端口处,输送辊6有数个,沿着输送支架3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限位板7一共有两组,每组限位板由两个限位板7组成,两组限位板分别于两列钢带相互对应,并且在同一组的两个限位板7之间留有容钢带通过的间隙,限位板7位于输送辊6的上方,并且在限位板7的下方具有与输送辊6相配的半圆形凹槽。
缠绕机构为一缠绕辊5,缠绕辊5与放料辊1相互对应。
在放料机构与直线导向机构之间还具有一张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6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式护栏抢修车
- 下一篇:水稻旱田多用途植保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