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79960.3 | 申请日: | 2014-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澍;罗晓;赵志华;刘冠君;王立娜;耿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缺陷 结构 集成 波导 宽带 带通滤波器 | ||
1.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1)、第一金属印刷层(2)、第二金属印刷层(3)和两个平衡微带线(4),介质基板(1)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第一金属印刷层(2)印刷在介质基板(1)的正面,第二金属印刷层(3)印刷在介质基板(1)背面的中部,第二金属印刷层(3)为长方形板体,第二金属印刷层(3)表面的两侧边缘设有金属化过孔组,每个所述金属化过孔组由多个沿第二金属印刷层(3)长度方向呈一字形设置金属化过孔(5)组成,且每个金属化过孔(5)依次穿过第二金属印刷层(3)、介质基板(1)、第一金属印刷层(2),两个平衡微带线(4)印刷在介质基板(1)背面的两端,且每个平衡微带线(4)的一端与第二金属印刷层(3)相对应的一端中部连接,每个平衡微带线(4)的另一端与介质基板(1)背面相对应的一端边缘连接,第一金属印刷层(2)的中部由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第一C形缺陷地结构(6)、三个第二C形缺陷地结构(7)、两个第三C形缺陷地结构(8),且每个第一C形缺陷地结构(6)的开口处均朝向右,每个第二C形缺陷地结构(7)的开口处均朝向右,每个第三C形缺陷地结构(8)的开口处均朝向右,介质板(1)的两端设有同轴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平衡微带线(4)由第一长方形段(4-1)、等腰梯形段(4-2)和第二长方形段(4-3)组成,第一长方形段(4-1)的一端与第二金属印刷层(3)相对应的一端中部连接,第一长方形段(4-1)的另一端与等腰梯形段(4-2)的底边连接,等腰梯形段(4-2)的顶边与第二长方形段(4-3)的一端连接,第二长方形段(4-3)的另一端与介质基板(1)背面相对应的一端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介质基板(1)的长度(L1)为280mm,介质基板(1)的宽度(W1)为62mm,介质基板(1)的厚度为0.5mm,介质基板(1)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印刷层(2)的长度为280mm,第一金属印刷层(2)的宽度为62mm,第一金属印刷层(2)的厚度为0.018mm,第二金属印刷层(3)的长度为120 mm,第二金属印刷层(3)的宽度为62mm,第二金属印刷层(3)的厚度为0.01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金属化过孔(5)的直径为1.6mm,相邻两个金属化过孔(5)的中心距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长方形段(4-1)的宽度为10mm,等腰梯形段(4-2)的高(L2)为65mm,第二长方形段(4-3)的宽度为1.7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C形缺陷地结构(6)与第三C形缺陷地结构(8)结构相同,每个第一C形缺陷地结构(6)由第一上水平凹槽(6-1)、第一竖直凹槽(6-2)和第一下水平凹槽(6-3)组成,每个第二C形缺陷地结构(7)由第二上水平凹槽(7-1)、第二竖直凹槽(7-2)和第二下水平凹槽(7-3)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加载C形缺陷地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水平凹槽(6-1)和第一下水平凹槽(6-3)的长度(L3)为10mm,第一上水平凹槽(6-1)和第一下水平凹槽(6-3)的宽度(C1)为2mm,第一竖直凹槽(6-2)的长度(L4)为17mm,第一竖直凹槽(6-2)的宽度(W2)为2mm,第二上水平凹槽(7-1)和第二下水平凹槽(7-3)的长度(L5)为3mm,第二上水平凹槽(7-1)和第二下水平凹槽(7-3)的宽度(C2)为2mm,第二竖直凹槽(7-2)的长度(L6)为25mm,第二竖直凹槽(7-2)的宽度(W3)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9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