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73179.5 | 申请日: | 2014-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刘宏洋;杨彬;牛立亚;李庆峰;王宗勃;侯亮;林鑫;刘健;曹付广;沈国华;任向飞;李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H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飞轮 共振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发动机运行参数、车速和车辆状态判断双质量飞轮是否满足第一共振条件;
如果判断所述双质量飞轮满足所述第一共振条件,则进一步判断发动机转速波动是否大于预设波动阈值;
如果所述发动机转速波动大于所述预设波动阈值,则开始计数;
当计数值大于预设次数时,进一步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点火开关信号判断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是否有效;以及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有效,则判定双质量飞轮共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参数、点火开关状态和电瓶电压中的至少一个、车速和发动机加速度的绝对值判断双质量飞轮是否满足第二共振条件;
如果判断所述双质量飞轮满足所述第二共振条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则进一步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点火开关信号判断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是否有效;
如果判断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有效,则判定双质量飞轮共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水温、进气温度、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运行/停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判定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或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无效,否则判定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或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有效,所述条件包括:
(1)发动机转速大于第一预设转速或发动机转速等于第二预设转速且持续第二预设时间;
(2)点火开关由OFF档转至ON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判定所述双质量飞轮共振之后,控制发动机停机直至预设时间后启动所述发动机。
6.一种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共振条件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发动机运行参数、车速和车辆状态判断双质量飞轮是否满足第一共振条件;
计数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检测模块判断所述双质量飞轮满足所述第一共振条件且所述发动机转速波动大于预设波动阈值时,开始计数;
共振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大于预设次数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点火开关信号判断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是否有效;以及
共振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共振条件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有效时,判定双质量飞轮共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共振条件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参数、点火开关状态和电瓶电压中的至少一个、车速和发动机加速度的绝对值判断双质量飞轮是否满足第二共振条件,其中,
所述共振条件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检测模块判断所述双质量飞轮满足所述第二共振条件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点火开关信号判断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是否有效,
所述共振判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共振条件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有效时,判定双质量飞轮共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水温、进气温度、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运行/停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所述共振条件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或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无效,否则判定所述第一共振条件或所述第二共振条件有效,所述条件包括:
(1)发动机转速大于第一预设转速或发动机转速等于第二预设转速且持续第二预设时间;
(2)点火开关由OFF档转至ON档。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双质量飞轮的共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共振判定模块判定所述双质量飞轮共振之后,控制发动机停机直至预设时间后启动所述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31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