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模型和数据场的地面沉降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59653.9 | 申请日: | 2014-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宫辉力;陈蓓蓓;李小娟;赵文吉;颉晋荣;贾煦;郭琳;段光耀;周超凡;史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型 数据 地面沉降 风险 等级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模型和数据场的地面沉降风险等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地面沉降是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属缓慢性地表形变过程,致灾过程缓慢,一旦形成便难以恢复。其成因非常复杂,其中自然地质因素主要是: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的自固压密;地质构造作用,地壳的升降运动;气候变化、地震、火山喷发;岩溶发育地区的岩溶塌陷等。人为活动因素主要是:大量开采地下资源,包括地下流体资源、固体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大规模工程建设,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高层建筑物(地铁、高铁、密集高层建筑以及高架桥梁等)对地基施加的动态荷载;沿海城市的填海造地工程等。而人为因素在城市大规模建设中对地面沉降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现今地面沉降己经成为城市发展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
地面沉降监测的常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和GPS测量;但点对点的水准测量工程量、数据量大,且水准点可能受地面形变的影响;采用GPS测量技术虽然可以实现全天候观测且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但是它是基于离散点的观测,无法达到很高的空间分辨率,不适宜大区域的长期重复监测,并且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诞生,利用InSAR技术开展形变监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在人居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又很快扩展成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其主要优点是覆盖范围大,方便迅捷、成本低,不需要布设地面监测站、空间分辨率高,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地震形变、火山活动、冰川漂移、地面沉降以及山体滑坡等地表形变的监测中,它可以测量雷达视线向的微小地表形变,监测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或毫米级。但它也有很多局限性:从误差传播的角度来看,DInSAR应用于区域形变测量的精度受到几个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包括轨道数据误差、地形数据误差、干涉失相关引起的相位噪声、相位解缠误差以及大气延迟误差等。其中失相关和大气效应是制约DInSAR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Perman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是近几年在DInSA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使用同一地区多幅时序SAR影像进行PS探测、相位建模和形变解算,最终获取研究区域地表的时序形变信息,且形变解算结果可达毫米级精度。它能够很好的解决时空、大气失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区域地面沉降监测能力和监测精度。但常规PSInSAR技术由于要处理的参数太多,大面积情况下对大气的估计也不够精确,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上有一定的误差导致监测点不可靠,这对后续地面沉降的不均匀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人们在面对海量数据时,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使得信息处于冗余与匮乏两种状态;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评价地面沉降风险等级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定性定量去分析某种现象,根据地面沉降的系统定义以及研究区沉降不均匀性的特点,本发明用云模型和数据场的综合叠加方法描述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进一步根据灾害风险系统的定义以及地面沉降规律的分布,用灾情损失与地形危险性的综合作用描述研究区地面沉降风险程度。针对研究单元风险的内在联系和各风险等级的划分,提出基于数据场和云模型的地面沉降风险等级评估方法,为沉降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模型和数据场的地面沉降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时间序列的形变相位值,获得相应的PS点沉降数据;
2)利用云模型算法得到PS点沉降数据的三个云数字特征,所述三个云数字特征为期望Ex,熵En和超熵He;所述三个云数字特征值代表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地面沉降视线向位移变化及PSInSAR的监测水平,以获得优化后的PS点;
3)计算地面沉降风险等级R沉降;
4)根据步骤3)所获得的地面沉降风险等级R沉降,利用数据场获得沉降速率栅格图,对沉降速率进行分类等级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9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