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炸蝎子零食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54196.4 | 申请日: | 2014-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7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白占涛;刘霞;李佳;曹四平;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炸 蝎子 零食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炸蝎子零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蝎子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名贵中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营养结构和价值越来越重视。而将蝎子作为餐桌上的美食,成为一种别具风味的营养佳肴,蝎子制品作为良好的滋补和保健食品,正逐渐兴起于大江南北。常食蝎子不但有良好的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而且对于多种肿瘤均有疗效,所以蝎子这些营养价值较好的食品成为人们重要的膳食营养。
目前,烹制蝎子的方式一般是直接油炸,并未对油温、油炸时间、调味剂进行科学控制,这样做出的蝎子容易焦糊,味道不够鲜美,影响了人们的食用口感;并且,油炸的蝎子一般都是立即食用,无法长期保存,无法实现油炸蝎子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炸蝎子零食的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制作的油炸蝎子无法既能长期保存、又保持酥脆口感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炸蝎子零食的制作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活蝎做排出体内杂质处理;
步骤2、将经步骤1处理的活蝎用食盐水浸泡处理;
步骤3、将食用油加热到100℃-250℃,将经步骤2处理的蝎子沥干水后,放入食用油中油炸1-3分钟,当蝎子周身成金黄色时捞出;
步骤4、将经步骤3炸好的蝎子放入食盐,味精,再次放入锅中用100℃-250℃火炒1-2分钟,同时放入孜然粉,搅拌均匀;
步骤5、将经步骤4加工好的蝎子自然冷却至室温,包装密封;
步骤6、将经步骤5包装好的蝎子用巴氏杀菌法杀菌,即得。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排出活蝎体内杂质的方法为:将活蝎置于透气容器中,禁食2-3天。
步骤2中食盐水处理活蝎的方法为:将活蝎放入质量浓度0.3%-0.6%的食盐水中,并使食盐水没过活蝎腹部的25%-50%,浸泡1-3小时后,再加入相同质量浓度的食盐水,使食盐水完全没过蝎子,再浸泡1-3小时后,把蝎子放入清水中漂洗一次,捞出蝎子,备用。
步骤3中使用的食用油为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或调和油。
步骤3中食用油与蝎子的质量比为2~5:1,步骤4中食盐与蝎子的质量比为0.001~0.006:1,步骤4中味精与蝎子的质量比为0.0005~0.001:1,步骤4中孜然与蝎子的质量比为0.01~0.06:1。
步骤5中的包装方法为真空密封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油炸蝎子零食的制作方法,与现有方法制作的油炸蝎子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配方科学,制作出的油炸蝎子零食色泽金黄,酥脆可口,并且可长时间保存,既方便食用又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油炸蝎子零食的制作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活蝎置于透气容器中,禁食2-3天,进行排出体内杂质处理;
步骤2、将经步骤1处理的活蝎放入质量浓度0.3%-0.6%的食盐水中,并使食盐水没过活蝎腹部的25%-50%,浸泡1-3小时后,再加入相同质量浓度的食盐水,使食盐水完全没过蝎子,再浸泡1-3小时后,把蝎子放入清水中漂洗一次,捞出蝎子,备用;
步骤3、将与蝎子质量比为2~5:1的食用油加热到100℃-250℃,将经步骤2处理的蝎子沥干后,放入食用油中油炸1-3分钟,当蝎子周身成金黄色时捞出;
步骤4、将经步骤3炸好的蝎子放入与蝎子质量比为0.001~0.006:1的食盐,0.0005~0.001:1的味精,再次放入锅中用100℃-250℃火炒1-2分钟,同时放入与蝎子质量比为0.01~0.06:1的孜然粉,搅拌均匀;
步骤5、将经步骤4加工好的蝎子自然冷却至室温,放入包装袋真空密封包装;
步骤6、将经步骤5包装好的蝎子用巴氏杀菌法杀菌,即得。
本发明步骤1中,将活蝎置于透气容器中,是为了避免活蝎因空气不流通生病死亡;禁食时间选取2-3天,是因为禁食时间过短,活蝎体内的杂质无法有效排出体外,而禁食时间过长,会造成活蝎饿死。采用禁食方法而非剖腹法去除活蝎体内杂质,可使活蝎在烹制时依然新鲜,口感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未经延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4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虫草玛咖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即食金针菇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