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防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36287.5 申请日: 2014-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4153201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彭可群;唐林海;姜亭;肖兵;洑建明;刘培佩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新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M17/00 分类号: D06M17/00;D06M23/00;D03D15/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地址: 2237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透气 防虫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防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血昆虫不但通过刺叮骚扰人体,而且能够传播鼠疫、登革热、疟疾等多种疾病。 我国边远的海南、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在夏季蚊、蠓、蚋、蚤吸血昆虫活动高峰期,人体周围的昆虫密度每立方米空间可达上百只。如果人们穿戴普通的夏季服装,部分吸血昆虫能够叮透;如果着装过厚,衣物透气性差,由于气温高,人们将难以忍受。因此,着装问题严重影响着户外人员在夏季的正常活动, 造成部队无法开展训练、巡逻等军事活动,林业工人、牧民等无法出行。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CN87203525Y,公开了一种防署防蚊服。其面料、里料均以涤纶或腈纶蚊帐纱或其它具有多孔性的网纱为主料,以尼龙绸为辅料,在里料和面料之间充填有匡架式的柔性支撑物如海绵条等,以保证蚊虫不能隔着织物叮咬。但由于柔性支撑物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两层蚊帐布间隔不一致,在衣服弯曲或在地上坐卧时,二层布面重叠,仍然容易造成昆虫叮咬人体。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CN2799638Y,公开了一种防蚊虫叮咬布,它包括有一里层、一面层、以及设置在里层和面层之间的至少一垫纱层,所述垫纱层由纤维组成。该纤维为单丝纤维或复丝纤维,支撑在里层和面层之间。该防蚊虫叮咬布釆用多层网眼组织结构,有透气防虫的功能效果,但对微型昆虫小咬、蠓、蚋、 白蛉,则必须减小网眼,但这样会导致透气效果变差。而且,在一些吸血昆虫活动频繁的地方,例如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夏季7-8月的蚊虫密度高达1700只/立方米,只要有1%的微型吸血昆虫从网眼或帽子和上衣、上衣和裤子、裤子和鞋袜的接缝处钻入,导致人体被叮咬,后果难以忍受。仅仅釆用面料特殊结构, 并不足以抵御蚊虫的侵袭。

因此,通过在面料中添加防虫剂生产一种防虫面料以抵御蚊虫就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00年卫生杀虫剂剂型技术手册》(书刊号 ISBN7-5025-2987- X/TQ.1305 )记载,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的OLESET聚乙烯防虫纤维,在喷丝阶段中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纺丝液中加入苄氯菊酯组分,苄氯菊酯用量为高密度聚乙烯的2% ,使用过程中药物会释放到纤维表面,产生防虫作用。但是,拟除虫菊酯对于聚乙烯等合成纤维相当于杂质,影响其可纺性,常规只能喷制大于 0.15毫米的防虫合成纤维。另外,常规的防虫纤维喷丝工艺由于温度高,溴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的分解温度远低于喷丝工艺温度,溴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将大量分解。

在现有技术,还有涂层工艺在面料表面添加防虫剂。但是,常规的防虫涂层工艺并不能对双层网眼结构织物进行单面和中间垫纱层的加工,并且表面含防虫剂的面料接触人皮肤会引起过敏反应。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CN1807751A,公开了一种用拟除虫菊酯上染合成纤维制备防虫纺织品的方法,试图在面料纤维中印染上防虫剂。该方法主要釆用二曱苯作为导染剂将拟除虫菊酯印染合成纤维,但由于二曱苯在70℃以上会溶解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印染加工时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会受到二曱苯剥蚀,该方法并不适宜直径小的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印染拟除虫菊酯。 因此,目前技术无法制造直径小的含溴氰菊酯杀虫剂的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纤维。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针对现有纺织面料单向性能的缺点,提供一种透气防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面料具有透气性好、防虫性稳定的功能。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防虫面料,透气性好、防虫性稳定。

透气防虫面料由以下原料重量份数配比制成:莫代尔纤维30-60份、天然纤维30-60份、锦纶单丝10-40份、聚丙烯纤维单丝1-20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中采用的天然纤维是桑蚕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透气防虫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织造里层为莫代尔纤维、面层为锦纶单丝和天然纤维、垫纱层为锦纶单丝或聚丙烯纤维单丝,里层和面层为网格状;将锦纶单丝和聚丙烯纤维单丝置于浸染液中浸染,温度80-120℃,时间20-150min;水洗、甩干,定型,定型温度为170-19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浸染温度为80-1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浸染时间为20-15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定型温度为170-190℃。

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