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滴丸生产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33565.1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闫希军;孙小兵;郑永锋;范立君;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张荣彦 |
| 地址: | 300410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滴丸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属于滴丸生产线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滴丸是中药制剂的传统剂型,它的优点在于生产周期短,无粉尘污染;生物利用率高、起效迅速且局部给药有长效作用;能减小药物挥发,增加药物稳定性;又便于携带和贮存。
目前市面上生产的滴丸机基本上都采用自然滴制,或者由自然滴制法改进而来的加压滴制,无论采用何种滴制方式,均存在以下缺点:1、自然重力或压力滴制,依靠药液表面张力和内应力自行成丸,滴制频次较低,圆度不够,丸重及滴丸大小差异较大;2、可滴制丸重范围窄,滴制微丸或大丸效果都不理想;3、设备调整产量时,一般仅能通过改变滴头及压力进行调节,滴制频率较低,能耗较大,设备体积较大。因此,如何提高设备生产效率,保证滴丸大小均匀质量稳定,是现在滴制设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结合高频切割滴制,在线实时检测并控制调节滴丸质量,提高产率,拓宽滴丸直径范围;有效消除涌动和脉冲,使滴丸机送料平稳;通过调整出料管线的长径比,增加滴丸冷却时间,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进一步通过冷却液切向入液的方式使其在冷却罐内形成漩流,液面的倾斜大大减小了滴丸入液是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冷滴丸生产线,包括滴丸系统、液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滴丸系统包括化料罐和与其相连的滴头,所述化料罐与滴头之间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滴头上下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力,将滴头中流出的药液剪切成滴,落入液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形成滴丸,所述滴头上设有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射机构,所述脉冲信号发射机构的发射频率与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控制系统根据在线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控制调节滴制参数。
为了便于监测,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滴头下方的侧面。根据需要,所述在线监测装置包括频闪灯所述频闪灯和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为了便于观察和记录,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还包括与频闪灯对应设置的摄像头,摄像头与频闪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频闪灯照射路线呈15°-145°夹角。
一般而言,通过在线监测后需要及时调整的所述滴制参数主要包括:所述频闪灯和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2-2000HZ,优选90-200Hz,最优130-140HZ;滴制速度:10-40Kg/hr,优选12-30Kg/hr,最优15-25Kg/hr;滴制加速度:1-20G,优选3-10G,最优3.5-4.5G;滴制压力:0.5-4.0Bar,优选1.0-3.0Bar,最优1.8Bar;滴头温度:70-200℃,优选70-100℃,最优75-85℃。
为了有效缓冲脉冲和涌动,保证送料平稳,所述化料罐和滴头之间还设有缓冲罐,缓冲罐设有压缩空气进口,通过压力管道与气泵相连,压力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使缓冲罐内药液保持恒压供给;
所述缓冲罐设有液位计,用于控制进料速度;
所述缓冲罐还设有保温层,采用水浴、油浴及电伴热保温;
所述缓冲罐内设有可调节搅拌速度的搅拌桨。
为了保持滴制温度恒定,所述滴头外部设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的外层设有隔热材料,内层设有蒸汽加热装置或红外加热装置,保温腔的下方设有开口,开口的位置与滴头的出口位置对应设置,开口的大小与滴头的宽度对应设置;所述滴头的滴制温度为70℃-200℃。
另外,所述液冷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却罐、出料管线、滤丸装置和冷却液循环装置,所述冷却罐设置在滴头的正下方,冷却罐的末端连接出料管线,出料管线的出口处设有滤丸装置;冷却液循环装置主要包括冷却液收集罐和热交换器,从冷却罐中流出并通过滤丸装置与滴丸分离的冷却液流入冷却液收集罐,通过管道进入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液通过管道重新输入冷却罐,形成冷却液循环;所述的管道上设有冷却罐液位控制循环泵。
为了有效减少液滴在进入冷却罐时冷却液液面对其造成的冲击力,冷却罐罐壁上开设多个切向入口。通常情况下,所述切向入口的设置数量为2-30个;优选为2-10个,最优为6个。
为了便于收集和排出,所述冷却罐为圆柱形或倒锥形桶体,底部设有锥形出料口,桶体外部设有橡塑保温层。
为了有效延长滴丸的冷却时间,所述冷却罐的直径为0.5-6米,高度为0.5-10米;所述出料管线的长度为1-5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3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