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杂对应系统的用户行为一致性度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27709.2 | 申请日: | 2014-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蒋昌俊;陈闳中;闫春钢;丁志军;王咪咪;赵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 | 代理人: | 叶凤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杂 对应 系统 用户 行为 一致性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行为一致性度测量,可应用于互联网支付平台安全。
背景技术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网上支付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用户在支付过程中的行为一致性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由于系统设计师和建模者对相同的真实世界现象所持有的观点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模型的建立。模型的一致性关系到模型元素在模型匹配情况下的匹配的语义学。那么存在复杂对应的情况便不言而喻,统计表明对于流程模型中存在的对应中,有超过40℅是复杂对应的,超过7℅是有着交叉重复对应的。如何对电子交易过程中用户的行为和预期行为进行一致性分析,在存在于复杂系统中的模型间便显得至关重要。
先前就两个模型(即测量用户行为模型、预期模型)之间的一致性有过一些研究,提出了如迹匹配、互模拟、行为轮廓等测量方法(见后面的批注[1-5]),但是这些方法在复杂对应方面,未能有效区分行为间的复杂对应的情况,从而在计算精度上面大打折扣。
提供以下索引,索引所对应的公开文献为与本发明技术方案接近或者相关技术,并也视为本发明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涉及的技术术语以及技术方案实施所依赖的在先技术可参见如下资料:
[1]Matthias Weidlich,Jan Mendling,Mathias Weske.Ef fi cient consistency measurement based on behavioral profiles of process mod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2011,37(3):410–429.
[2]Matthias Weidlic,Behavioural profiles---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behaviour consistency[DB/OL].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Potsdam:URL http://opus.kobv.de/ubp/volltexte/2011/5559/URN urn:nbn:de:kobv:517‐opus‐55590,2011.
[3]Sergey Smirnov,Matthias Weidlich,Jan Mendling.Business Process Model Abstraction Based on Behavioral Profiles[C].Heidelberg:Springer Verlag,2010:1-16.
[4]Matthias Weidlich,Mathias Weske,Jan Mendling.Change Propagation in Process Models Using Behavioural Profiles[C].Washington:IEEE Computer Society Washington,2009:33-40.
[5]Matthias Weidlich,Jan Mendling.Perceived consistency between process models[J].Information Systems,2012,37(2):80-98.
[6]吴哲辉,Petri网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用于测量用户行为模型与预期模型的行为一致性,对复杂对应的行为关系进行具体分类分析,确定各个复杂类的行为对应特征;解决含有交叉重复对应的行为一致性问题,利用矩阵的相关知识,计算了模型的行为一致性,测量了含有复杂对应关系的行为一致性服从度。
为此,给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复杂对应系统的用户行为一致性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方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具体实施步骤:
步骤1-1,在已有工作流网的基础上,对交叉序关系进行细分,细化行为轮廓关系;
步骤1-2,分析复杂对应关系,将复杂对应关系分类,确定各个类的行为特征;
步骤1-3,同时根据用户之间的间接关系分析用户活动间的传递依赖关系;
以上步骤1-1、1-2和1-3是并列进行着;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7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HTML文档的拖放剪贴板
- 下一篇:ATP车载设备中的数据同步方法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