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搽剂及护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25238.1 | 申请日: | 2014-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龙梅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肠胃 湿热 型脂溢 性皮炎 中药 护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搽剂。
背景技术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Dermatitis)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西医治疗一般采用皮脂类固醇类和抗真菌,抗雄激素、抗炎等方法治疗。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多种作用,起效快,作用强,但因长期使用此类制剂副作用多,可导致激素性皮炎和反跳现象,还可出现类固醇性酒渣鼻和口周皮炎等,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局部使用抗真菌类特别是唑类药物大都具有很好的疗效,不足之处就是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对肝功能的影响。申请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利用中药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不但具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搽剂。本病多由于平素恣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以致脾失健运,脾主运化水谷水液功能失调,水湿内停,水湿之邪郁久化热,湿热蕴结肠胃而成。故本病应采用清热利湿之主法,健脾和胃,使湿热之邪得除,脏腑功能调和,诸症皆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大叶白头翁10-20份、伤寒草5-10份、小飞扬草10-20份、铃茵陈9-12份、金刚口摆10-20份、水葫芦10-20份、光叶山黄麻10-20份、蓝锡莎菊9-15份、五眼果树皮10-15份、水翁皮5-10份。
优选的:大叶白头翁15份、伤寒草7份、小飞扬草15份、铃茵陈10份、金刚口摆15份、水葫芦15份、光叶山黄麻15份、蓝锡莎菊12份、五眼果树皮12份、水翁皮7份。
制备方法以上药物粉碎后,加入75%酒精中浸泡2周,然后过滤,取上清液外搽局部。
方中:大叶白头翁清热燥湿、泻火祛风;伤寒草清热除湿、解毒;小飞扬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铃茵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金刚口摆清热利湿;水葫芦清热解毒、除湿、祛风热;光叶山黄麻健脾利水、化瘀生新;蓝锡莎菊健脾和胃、清热止痛;五眼果树皮燥湿止痒;水翁皮杀虫止痒。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就诊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8~64岁,平均29.1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2.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1)多见于青壮年,病程慢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2)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特别是眼、口鼻周围、颈前、腋下、胸前等处。(3)皮损境界清楚,形态大小不一。初起为毛囊周围红色小丘疹,继而融合成片,典型皮损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覆以油腻性或干性鳞屑和痂皮,严重者可伴有毛发脱落。(4)自觉不同程度瘙痒。(5)中医辨证症候:皮损为红色丘疹、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甚至糜烂渗出,结痂黄厚臭秽,自觉瘙痒,多伴口苦,口粘,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明所述中药搽剂,称取大叶白头翁15g、伤寒草7g、小飞扬草15g、铃茵陈10g、金刚口摆15g、水葫芦15g、光叶山黄麻15g、蓝锡莎菊12g、五眼果树皮12g、水翁皮7g。以上药物粉碎后,加入75%酒精中浸泡2周,然后过滤,取上清液外搽于患处,按摩5分钟,每日两次,连续4周。对照组使用希尔生(二硫化硒洗剂,港沪新亚药业(扬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90059)。患者用清水先将患处打湿,然后涂抹希尔生洗剂,采用揉搓、按摩头皮和患处的方法,5min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每周2次,连续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
治疗期间,应该嘱咐发生皮肤损害的患者,加强患处的清洁,但是患者清洗患处时,切勿频繁使用去油、去角质的洗护产品,以免刺激患处而加重此病。病发期间,患者们应加强患处皮肤的保护,以免其损害因外界刺激而加重,并给其日后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同时应该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饮食及作息等方面的调节,以免其损害因饮食不当或睡眠不足而加重。
4.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皮损几乎全部消退,症状消失。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皮损虽减轻但仍有新皮损出现,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反见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龙梅,未经王龙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内风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 下一篇:四藤健骨丸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