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位置的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21458.7 | 申请日: | 201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佐;王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位置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位置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行业中,平层(指轿厢接近停靠站时,轿厢地坎与楼层地坎达到同一平面)检测技术中通常采用井道隔磁板加轿顶平层感应器的检测方法,其通过在井道内对应各楼层位置的导轨上加装一套隔磁板(或磁铁),然后通过隔磁板对装在轿顶上安装的光电传感器(或磁接近开关)的遮挡(靠近)过程,使控制柜得到轿厢平层的信号。同时在平层感应器上下适当的位置各加装一个类似的传感器,从而实现电梯停止后在装载或卸载期间进行校正轿厢停止位置的再平层功能。
这种方案,安装人员需要逐层安装隔磁板。同时为了达到轿厢的平层精度与再平层效果,调试人员需要不断的在井道内对各楼层的隔磁板进行反复地调校,导致安装调试时间成本较大。并且,井道里每一楼层都需加装隔磁板,不仅材料较多成本较高,对井道的布局也提升了一定的难度及局限性。
另外,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柜只能得到轿厢的平层信号及平层情况,无法获得轿厢的实际位置——即所处楼层信息。平时,轿厢的楼层信息是通过微机配合编码器以及内部所储存的层高表进行计算判别的。但若发生断电或者打滑等异常情况,微机就会丢失轿厢的楼层信息。此时电梯便只能慢速行驶至井道端站,通过井道端站的极限传感器来重新获得轿厢楼层信息,这使得电梯重新确认位置太费时间,若发生困人情况,由于长时间慢速运行寻找位置,还会引起被困人员恐慌。特别是消防梯和提升了高度的高速梯,在发生错层后,不允许通过井道端站的极限传感器来重新确认轿厢楼层信息,目前的技术,是利用加装在限速器的增值编码器(SIE)与对应的处理系统,对轿厢的实际位置进行记录和保存。为了保证系统在现场的高性能使用,对整套系统的质量要求与安装精度要求都很高。因此,现有技术在应对此种情况时,不仅会极大地增加成本,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故障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很好地控制轿厢的平层和再平层过程且能精确获取电梯轿厢的实际位置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轿厢位置的控制装置,包括轿厢、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牵引机组、限速机组和控制柜,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牵引机组、限速机组分别与控制柜电性连接,牵引机组与轿厢构成牵引连接,限速机组与轿厢构成限速连接,牵引机组包括牵引绳组,牵引绳组上设有多个第一包覆层,第一检测传感器与第一包覆层相对应,限速机组包括限速绳组,限速绳组上设有多个第二包覆层,第二检测传感器与第二包覆层相对应。
所述牵引绳组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牵引绳,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包括多个分传感器,分传感器的数量与牵引绳的数量相同。
多个所述第一包覆层在牵引绳组上呈非均匀间隔分布。
多个所述第二包覆层在限速绳组上呈非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包括上平层传感器、平层传感器和下平层传感器,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上感应区、中心感应区和下感应区,上感应区与上平层传感器相对应,中心感应区与平层传感器相对应,下感应区与下平层传感器相对应。
所述牵引机组还包括驱动牵引绳组移动的牵引机,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设于牵引机附近。
所述限速机组还包括驱动限速绳组移动的限速器,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设于限速器附近。
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位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柜控制牵引机组和限速机组使轿厢达到目的楼层附近的预定位置时,轿厢会开始降速爬行,同时牵引绳组上的第一包覆层开始进入第一检测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当第一包覆层到达第一检测传感器扫描范围的预定区域时控制柜会读取到预定信息并进行检测核对,然后控制限速绳组上的第二包覆层进入第二检测传感器的扫描范围,使第二包覆层到达第二检测传感器扫描范围的预定区域,此时轿厢也爬行到了目的楼层,轿厢地坎与楼层地坎达到同一平面,即完成平层位置的控制;
当轿厢因为装载或卸载引起轿厢下沉或者上升时,即轿厢的平层位置发生改变时,控制柜会通过调节牵引机组和限速机组使第一包覆层到达第一检测传感器扫描范围的预定区域、第二包覆层到达第二检测传感器扫描范围的预定区域,从而使轿厢回归平层,即完成再平层位置的控制。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更稳定地实现轿厢的平层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1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