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及其作为促排铅药物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06301.7 申请日: 2014-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4069133B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发明(设计)人: 叶明;李兰;宋升;珐娜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00 分类号: C12P1/00;A61K36/06;A61P39/02
代理公司: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代理人: 汪祥虬
地址: 23000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溶性 盘菌 黑色素 及其 作为 促排铅 药物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粒毛盘菌黑色素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 CNo:M2011054的粒毛盘菌(Lachnum)的胞内黑色素采用氯乙酸修饰改性后的水溶性黑色素,及其作为制备促排铅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常见重金属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铅污染已经从职业环境向日常生活环境扩展。铅对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具有毒性,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机体对细菌、病毒的易感性和肿瘤的发生率。目前排铅通常采用西药,往往都是在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后服用,但不良反应大,不适于长期服用。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促排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黑色素是一类结构复杂多样的酚类或吲哚类色素的总称,来源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一般只溶于碱液,不溶(或微溶)于水及常见的有机溶剂。生物体内的黑色素常被视为一道天然有机屏障,其具有螯合金属离子能力、抗辐射、抗氧化能力。

粒毛盘菌属(Lachnum sp.)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类腐生性真菌,近几年,本课题组发现一些粒毛盘菌菌株在深层发酵条件下可产生大量的活性多糖、色素、多酚等。如中国《食品科学》(2009,30:185-189)及荷兰《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4,63:170-176)介绍了粒毛盘菌一些菌株深层发酵后可产生大量黑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辐射等活性。中国专利号ZL201110072469.2公开了本发明人课题组的一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4的粒毛盘菌YM-292(本发明人课题组自定的编号代码)液态发酵制备胞内黑色素的方法,所制备的胞内黑色素具有较强的光保护作用,且经过毒理性试验证实其安全无毒,但其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仅为0.11g/100g。该粒毛盘菌黑色素难溶于水,限制了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将非水溶性黑色素改性为水溶性黑色素,便于人体吸收利用,可充分发挥其保健功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外对黑色素进行改性的研究较少。中国专利号ZL201210218401.5公开了本发明人课题组的一种将粒毛盘菌胞外黑色素改性为水溶性黑色素的方法,采用黑色素与精氨酸或组氨酸或赖氨酸和水,按质量比为1:0.5~1.5:4.5~50混合,震荡至黑色素固体溶解后,将溶液冷冻干燥得到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在0~40℃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到了3.85~4.65g/100g。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公开文献提及将粒毛盘菌黑色素采取羧甲基化修饰以改性为水溶性黑色素,以及将其作为制备促排铅药物的应用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取羧甲基化修饰改性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4的粒毛盘菌水溶性黑色素及其在制备促排铅药物中的用途,确立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4的粒毛盘菌水溶性黑色素促排铅的药理作用。

本发明的可作为制备促排铅药物用途的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其特征在于:是将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4的粒毛盘菌发酵后提取纯化制备得到的胞内黑色素,再对该胞内黑色素采用氯乙酸进行修饰改性后得到的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即,按:将300mg粒毛盘菌胞内黑色素溶于由5mL浓度为2.0mol/L的NaOH和12mL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冰浴中搅拌3h,在搅拌状态下再缓慢加入3g氯乙酸和由5mL浓度为2.0mol/L的NaOH和12mL异丙醇的混合液,室温下反应3h,在60℃继续加反应2h后,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冰醋酸调节pH至中性,将该溶液于截留分子量为200Da的透析袋中先用自来水透析3d再用蒸馏水透析1d,收集、浓缩溶液,冷冻干燥后,所得到的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

本发明的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在制备促排铅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是将采用氯乙酸对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054的粒毛盘菌发酵后提取纯化制备得到的胞内黑色素再进行氯乙酸修饰改性后得到的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通过对染铅小鼠促排铅的作用药理实验,确立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的促排铅作用;从而按药剂学的常规制备方法,将有效量的该水溶性粒毛盘菌黑色素与药用辅料混合加工制备成口服片剂或胶囊服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