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骡子车的悬架和骡子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99554.6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1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袁潇俊;洪超;刘飞;陈璐;王威;古涛;易斌;李剑;江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B60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骡子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的悬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骡子车的悬架和骡子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悬架主要作为汽车后悬架使用,通过扭转梁来平衡两侧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
悬架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两纵臂、连接两纵臂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横梁的径向截面具有U型或V型开口,横梁与两纵臂连接而呈H型。在纵臂的前部设置有衬套,纵臂通过衬套与车身相连。在纵臂的后部沿车宽方向的内侧设置有弹簧安装盘,在弹簧安装盘与其上的车身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纵臂后部沿车宽方向的内侧与车身之间设置有减振器,纵臂后部沿车宽方向的外侧与车轮连接,其中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用来缓冲车轮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一边车轮上下跳动时,该车轮的跳动通过纵臂传递至横梁,横梁带动另一边的车轮也作同步跳动,以减小整个车身的倾斜或摇晃。因此,对横梁的选型影响整个悬架的性能,乃至整个车身的稳定性,其中横梁的选型包括横梁开口的方向、横梁与纵臂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安装位置(即横梁距车头或车尾的距离)、横梁与纵臂沿垂直地面方向的安装位置(即横梁距离地面的距离)等。
所以,为选择具有合适选型的横梁,在车辆开发初期,需对现有车的白车身进行改装并装上设计的悬架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改装后的车称为骡子车。为得到最优产品,往往需要进行多组测试,而每组测试需要选择具有不同选型横梁。
但是,现有用于骡子车的悬架中,横梁与纵臂为焊接连接。每进行一组测试,就要更换整个悬架。这样,进行多组测试就需要配备多组悬架,造成成本升高,而且悬架的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用于骡子车的悬架在应用到悬架性能测试时成本较高,且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骡子车的悬架,该悬架包括:
横梁、位于所述横梁轴向两端且与横梁可拆卸安装的纵臂;
位于纵臂沿车宽方向的内侧、且与纵臂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纵臂两端之间,所述纵臂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横梁可拆卸安装;
所述横梁与第一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安装位置,通过沿骡子车前后方向、骡子车上下方向、或环绕所述横梁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横梁,所述横梁能够在每一个安装位置与第一连接件安装。
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横梁轴向两端且与横梁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沿横梁轴向贯通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沿横梁轴向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安装。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孔,或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所述第二通孔为条形孔;
所述条形孔沿所述骡子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圆孔与条形孔在骡子车前后方向具有至少两个安装位置;或者,
所述条形孔沿所述骡子车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圆孔与条形孔在骡子车上下方向具有至少两个安装位置。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其中一通孔包括十字交叉的两条形孔,另一条形孔为圆孔,在所述两条形孔中,其中一条形孔沿所述骡子车前后方向延伸,另一条形孔沿所述骡子车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圆孔与沿骡子车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孔具有至少两个安装位置,且所述圆孔与沿骡子车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孔具有至少两个安装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且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
每个所述条形孔在延伸方向上对应有至少一个圆孔,每个条形孔能够与对应的至少一个圆孔安装。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周向间隔分布;
当环绕所述横梁轴向方向移动横梁时,每个所述第一通孔能够与不同的第二通孔对准。
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纵臂沿车宽方向的内侧且与纵臂连接的弹簧安装盘,所述弹簧安装盘与第一连接件沿纵臂轴向相互隔开;
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弹簧安装盘与第三连接件之间为可拆卸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9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