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压底沉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80588.0 | 申请日: | 2014-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尧 |
| 主分类号: | B63B43/08 | 分类号: | B63B43/08;B63B4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910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压底沉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加船稳定性的移动压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压底沉头装置。
背景技术
船很高,遇上大风浪易翻船,稳定性差,特别是航空母舰,遇上大风浪会倾斜翻船,会把顶层甲板上的飞机抛向大海,这一问题至今无人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船领域存在的这一问题,研究新技术,发明创造新产品,解决这一问题,使船、舰艇、航母遇上大风浪,不会倾覆,不会翻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了便于理解,本人首先阐述船的稳定性原理:假设整个船是一个密封箱体,当船满载货物时,水的平面在船侧面上的相交面,就是吃水线,当船侧翻在水面上时,假想在船的侧面上有许多个支点,所有支点组成一条线,叫支点线,这条线在吃水线的下面,当船侧翻时,在支点线以上所有的物体产生的重力,形成的力矩是负力矩,在支点线以下的所有物体产生的重力,形成的力矩是正力矩,在支点线以上,同重量的物体,离支点线距离越远,产生的负力矩离大,船的稳定性越差;相反,在支点线以下,同重量的物体,离支点线距离越远,产生的正力矩越大,船的稳定性越强。由上述原理,设计了移动压底沉头装置,当移动压底沉头移动到下面,相当于在支点线的下面,同重量的物体离支点线越远,船的稳定性越强,具体措施:移动压底沉头安装在套管内、在船的龙骨层,底仓底层,甲板层,每层都有多根纵梁和多根横梁在水平面上垂直相交,构成框架结构,形成许多交点,每根套管垂直于水平面通过龙骨层、底仓底层、甲板层的这类相交点,焊接套管与各层的相交处,电机轴上固定的齿轮带动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移动压底沉头在套管内上、下移动,移动压底沉头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其沉头在龙骨层以下的部分是可弯曲的,船在行驶过程中,暗礁碰撞在移动沉头上,移动压底沉头会弯曲,从暗礁表面划过,使船底得到保护,海面上无大风浪,船需迅速行驶,移动压底沉头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船底下无移动压底沉头在水中,使船在行驶过程中阻力减小,当船遇大风浪时(或舰艇在开炮时)移动沉头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增加船的稳定性。
本发明移动压底沉头装置,结构简单,当船遇大风浪,移动压底沉头向下移到最低位置,船倾斜时,移动压底沉头不会弯曲,在不增加船底重量的同时,增加了船的稳定性,船在行驶过程中移动压底沉头触礁时,移动压底沉头会弯曲,从暗礁表面上划过,使船底得到保护,无风浪时,移动压底沉头向上移动到最高位置,不影响船的行驶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总图
图2是A-A剖面,显示控制移动压底沉头装置的结构
图3是B-B横截面,是套管和螺杆部分的结构图
图4是C-C横截面,是套管和移动压底沉头不可弯曲部分的结构图
图5是12(3∶1),是图1编号12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17(3∶1),是图1编号17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尧,未经吴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防或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挤压式消毒棉棒及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