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频段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80239.9 | 申请日: | 201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文进才;朱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285 | 分类号: | G01S7/285;G01S13/9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段 毫米波 雷达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中远距离汽车防撞雷达及射频收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用于汽车防撞雷达应用和利用汽车防撞雷达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的多频段毫米波接收机。
背景技术
随着毫米波固态器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汽车安全系统提供了坚实工业基础。而汽车防撞雷达将是今后几年内汽车电子领域中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领域之一。研究发现,汽车防撞雷达是汽车安全系统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具有重大的产业发展前景。
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防撞雷达的研发热潮,世界各国都先后研发了汽车防撞雷达装置,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汽车防撞雷达的工作频段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24GHz、60GHz、77GHz。其中,欧洲邮政与电信管理委员会、欧洲电信标准院规定将76-77GHz用作车载雷达系统频段,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46.7-46.9GHz和76-77GHz为车载防撞雷达频段。日本邮政和电信部规定60-61GHz和76-77GHz用作车载防撞雷达频段,亚太平洋电信标准化计划通过了将60-61GHz和76-77GHz用作车载防撞雷达频段的议案,国际电信联盟推荐60-61GHz和76-77GHz用作车载防撞雷达频段。中国则主要将24GHz和77GHz作为汽车防撞雷达研发的频段。
目前,从事汽车防撞雷达系统开发的领先厂家有德国的ADC、西门子和Bosch公司,美国的Amerigon、Delphi和Eaton VORAD公司,日本的Denso、Epsilon Lambda、Fujitsu Ten、Hitachi、NEC和Omron公司。此外,还有瑞典的Autoliv Saab公司。
尽管国际上较多的采用77GHz频段作为防撞雷达系统的工作频段,但是24GHz频段和60GHz频段也具有77GHz频段所不具备的优点,如24GHz防撞雷达系统具有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感应灵敏等特点;60GHz防撞雷达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方向性好等优点。所以,可以通过将24GHz、60GHz、77GHz等多个频段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多频段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这种接收机综合了三个频段的优势,由此构成的多频段防撞雷达接收机,能够极大地改善汽车防撞雷达的性能,使之具有近中远防撞报警和市内规避碰撞等安全等功能。
同时,而随着车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跟踪、监管车辆运行状况等。因此,利用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频率也可以实现车载高速无线通信。车联网已经不局限于车与车之间的数据交互,而是更广泛的应用于车与车、车与路、车与行人、车与互联网之间,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多频段共用和利用汽车防撞雷达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多频段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
一种多频段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包括多频段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电路和金属屏蔽盒,多频段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电路固定组装在金属屏蔽盒内。
所述的多频段毫米波防撞雷达接收机电路包括四倍频器、多频段带通滤波器、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混频器、第一带通滤波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二混频器、第二带通滤波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三混频器、第三带通滤波器、第三低噪声放大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省电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