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开裂聚氯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78863.5 | 申请日: | 2014-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曹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协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81/02;C08L77/06;C08L9/00;C08K13/06;C08K7/02;C08K3/22;C08K3/26;C08K5/12;C08K3/16;C08K5/526;C08K5/18;C08K3/34;F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裂 聚氯乙烯 管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抗开裂聚氯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具有阻燃、绝缘、耐腐蚀、强度高和价格低廉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制作塑料管材。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对PVC管材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目前市场上的PVC管材存在着耐环境开裂性能差的缺点,在长期负荷作用下容易应力开裂现象,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抗开裂聚氯乙烯管材,以满足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开裂聚氯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提高PVC管材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开裂聚氯乙烯管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G-5型PVC树脂 45-65、聚苯硫醚 20-30、尼龙46 15-25、纳米硼纤维 10-15、顺丁橡胶 12-24、氯化石蜡 5-8、硬脂酸 2-3、氧化钙2.5-4.5、碳酸锌 3-6、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 5-10、碱式氯化铝 4-8、丁基酞酰乙醇酸丁酯 10-15、马来酸单丁酯二丁基锡 1.5-2.5、环氧脂肪酸辛酯 12-18、亚磷酸一苯二异癸酯 2-4、N,N-二苯基对苯二胺 1-2、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 1-2、金刚石微粉 5-10、球形氧化铝微粉 6-12、复合纳米粉 10-15、12-羟基硬脂酸甲酯 2-4;
所述复合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如下:a、按重量比4-8:3-6:2-3的比例称取白云石、天青石和麦饭石,混合均匀,820-880℃煅烧1-2h,冷却至室温,粉碎,过筛,待用,b、取相当于步骤a制得的粉末重量3-5倍的固含量为40%的硅溶胶、5-10%的纳米氮化硼、4-8%的纳米纳米碳化钛和2-3%的六偏磷酸钠,高速分散15-20min,过滤,烘干,680-720℃煅烧2-4h,研细,待用;c、取相当于步骤b制得的粉末重量3-6%的阳离子羟基硅油、2-4%的16-甲基十七烷醇、1-3%的油醇肉豆蔻酸酯磺酰胺、0.5-1.5%的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高速搅拌10-15min,烘干,研细,过筛即可。
本发明的抗开裂聚氯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SG-5型PVC树脂、顺丁橡胶、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环氧脂肪酸辛酯、碱式氯化铝、复合纳米粉、球形氧化铝微粉、氯化石蜡投入高混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待物料摩擦生热至95-105℃,将物料排入冷混机中降温,当温度降到50℃以下时出料,得到混合料A;
(2)取聚苯硫醚、尼龙46、纳米硼纤维、硬脂酸、氧化钙、丁基酞酰乙醇酸丁酯、金刚石微粉、亚磷酸一苯二异癸酯、碳酸锌投入高混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待物料摩擦生热至80-90℃,将物料排入冷混机中降温,当温度降到40℃以下时出料,得到混合料A;
(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A、混合料B与余下原料一同投入高混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待物料摩擦生热至85-95℃,将物料排入冷混机中降温,当温度降到40℃以下时出料,得到混合料C;
(4)将上述所得的混合料C送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制成管材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PVC管材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环境开裂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优良的柔韧性、抗冲击性、耐老化和耐磨性,环境适应性强,能够抵抗长期的负荷作用,不开裂,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开裂聚氯乙烯管材,由以下重量(kg)的原料制成:SG-5型PVC树脂 55、聚苯硫醚 25、尼龙46 20、纳米硼纤维 15、顺丁橡胶 18、氯化石蜡6、硬脂酸 3、氧化钙3.5、碳酸锌 4、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 8、碱式氯化铝 6、丁基酞酰乙醇酸丁酯 12、马来酸单丁酯二丁基锡 2、环氧脂肪酸辛酯 16、亚磷酸一苯二异癸酯3、N,N-二苯基对苯二胺 1.5、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 1、金刚石微粉 8、球形氧化铝微粉 10、复合纳米粉 12、12-羟基硬脂酸甲酯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协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市协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8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