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50143.8 | 申请日: | 2014-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伟;杨建国;田川;吴镛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65G47/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郭海 |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脱模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移动平台(100)、升降平台(200)、电磁铁机构(300)、弹簧推力机构(400)和压板机构(500),所述的水平移动平台(100)包括水平导轨(3),升降平台(200)可沿水平移动平台(100)的水平导轨(3)进行水平移动,升降平台(200)的下端固定有电磁铁机构(300)和弹簧推力机构(400),弹簧推力机构(400)的下端连接压板机构(5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移动平台(100)包括第一步进电机(7),第一步进电机(7)通过扁孔同步轮(8)和同步带(4)带动同步轮(10)转动,皮带脚架(2)可跟随同步带(4)水平移动,皮带脚架(2)连接滑块(1),滑块(1)设于水平导轨(3)上,所述的水平导轨(3)设于第一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上靠近扁孔同步轮(8)的一端还设有传感器固定架(6),传感器固定架(6)上设有第一传感器(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平台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上端设有电机板(13),第二支架的下端设有端盖(20),电机板(13)上设有第二步进电机(12),第二步进电机(12)可驱动丝杆(17)旋转,丝杆(17)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固定在螺母固定板(16)上,螺母固定板(16)可沿升降导轨(19)上下移动,螺母固定板(16)通过连接杆连接电磁铁机构(3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导轨(3)上设有导向条(18)。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架的上端还设有第二传感器(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铁机构(300)包括模板(24),模板(24)通过夹紧块(22)与升降平台(200)的下端连接,模板(24)下侧设有四个电磁铁(2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推力机构(400)包括推力轴(23),推力轴(23)的上端连接电磁铁机构(300),推力轴(23)的外侧设有衬套(27),推力轴(23)和衬套(27)的外侧设有弹簧(26),推力轴(23)的下端连接压板机构(5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机构(500)包括加紧板(28),加紧板(28)连接弹簧推力机构(400)和压板(29)。
10.一种成型极片与模框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开启负极片脱模放模装置,升降平台(200)自动下行到程序最低点,开启电磁铁机构(300),吸取模框,将压板机构(500)对准模框的成型极片;
第二步:压板机构(500)通过弹簧推力机构(400)将成型极片与模框的连接处切断并将成型极片推出,而电磁铁机构(300)吸住模框随着升降平台(200)往上升;
第三步:升降平台(200)上行至程序最高点,水平移动平台(100)运行,将模框运动至负极片副生产线上;
第四步:当水平移动平台运动到程序极限点后,电磁铁机构(300)关闭,失去磁性,模框将被放置于负极片副生产线上,至此脱模过程完毕,模框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未经东华大学;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01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力空化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基因组DNA26个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的试剂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