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45935.6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7/10;F21V19/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导光板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数字化工具例如光学扫描器(optical scanner)、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笔记型电脑(notebook)以及平板电脑(tablet PC)等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当使用者对数字产品的需求日渐提升,在这些产品中所使用的背光装置也成为设计改良的重点。
以侧入式背光模组而言,其例如是通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与基板所组成的灯条(light bar)作为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邻近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的入光侧面,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入光侧面进入导光板。在一些背光装置中,光源模组的基板通过双面胶带(double tape)而固定于导光板,其重工时若撕除方式不当容易使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引脚断裂而导致光源模组损坏。
中国台湾专利编号TW201027189A1揭露一种背光单元,其发光二极管模组的金属基板具有狭缝,用以固定于框架的肋条。美国专利编号US7588362B2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其光源设置于固定单元的导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便于重工(重新加工)且可避免其光源模组于重工时损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光源模组、一环状结构及一导光板。光源模组包括一基板及至少一光源,其中光源配置于基板上。环状结构套设于基板。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面及一底面,其中入光侧面连接底面,入光侧面的位置对应于光源且底面靠近入光侧面处胶合于环状结构。
于一实施列中,发光装置包括一第一胶层,其中导光板及环状结构通过第一胶层而相互胶合。
于一实施列中,发光装置包括一反射层,其中反射层胶合于环状结构上,第一胶层胶合于导光板与反射层之间。
于一实施列中,光源模组包括一接合层,接合层接合于光源与基板之间,环状结构具有一第一区段,第一区段位于导光板与基板之间,接合层的厚度大于第一胶层、反射层及第一区段的总厚度。
于一实施列中,反射层包括一反射基材与一第二胶层,其中第二胶层胶合于环状结构与反射基材之间。
于一实施列中,环状结构具有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一第三区段及一第四区段,第三区段连接于第一区段的一端与第二区段的一端之间,第四区段连接于第一区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区段的另一端之间,基板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第一区段、第二区段、第三区段及第四区段分别接触上表面、下表面、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
于一实施列中,光源模组包括一接合层,接合层接合于光源与基板之间,基板置于底面下方靠近入光侧面处,接合层的厚度大于底面与基板之间的距离。
于一实施列中,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胶带,其中部分胶带胶合于环状结构,另一部分胶带胶合于基板。
于一实施列中,基板具有一长边与一短边,长边垂直短边,且环状结构环绕并套设于长边。
于一实施列中,基板具有一上表面,上表面具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环状结构覆盖第一区域并暴露第二区域,且光源配置于第二区域。
于一实施列中,环状结构具有一边缘,边缘与入光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切齐。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环状结构胶合于导光板并套设于光源模组的基板,以使光源模组与导光板相互固定。由于光源模组的基板如上述般通过环状结构的套设被固定而非如同已知方式般直接胶合于导光板,故仅需将所述基板移离环状结构就可完成光源模组的拆卸,而可避免拆卸光源模组时因胶合处撕除方式不当而造成其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断裂。藉此,光源模组易于拆卸而使发光装置便于重工,且可避免光源模组于重工时损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发光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发光装置沿I-I线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5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灯具及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