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质地层大断面深竖井的支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41602.6 | 申请日: | 2014-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储军;王俊;王立新;王天明;张利斌;曹伟;王鹏;张毓斌;翁木生;戴志仁;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E21D5/11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质地 断面 竖井 支护 结构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岩质地层大断面深竖井的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竖井四壁的初支喷射混凝土(2),初支喷射混凝土(2)内预设有初支格栅钢架(3);
初支喷射混凝土(2)内的竖井空间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横向水平的钢支撑,钢支撑包括位于四角的斜钢支撑(6)和中部的直钢支撑(5),斜钢支撑(6)和直钢支撑(5)的端部均固定在环周设置于初支喷射混凝土(2)内壁的钢围檩(7)上,钢围檩(7)外围固定在预埋于初支喷射混凝土(2)内的初支型钢钢架(4)上;
初支格栅钢架(3)和初支型钢钢架(4)均焊接有初支锚杆(1),初支锚杆(1)另一端打入围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地层大断面深竖井的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支格栅钢架(3)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焊接相连,竖向间距为0.5-1m;
所述初支型钢钢架(4)为3榀联立工字钢,与上下临近的初支格栅钢架(3)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焊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质地层大断面深竖井的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支撑的竖向间距为3-6m,斜钢支撑(6)和直钢支撑(5)与钢围檩(7)的连接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质地层大断面深竖井的支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围檩(7)为2榀联立工字钢,上端内缘通过斜钢拉杆(8)固定于初支喷射混凝土(2),下端固定有角钢三角支架(9),外圈固定有打入初支喷射混凝土(2)的短锚杆(10)。
5.岩质地层大断面深竖井的支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竖井井口设置有常规模筑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70%后,架设第一层横向水平的钢支撑,包含四根角部的斜钢支撑(6)及一根中部的直钢支撑(5),斜钢支撑(6)和直钢支撑(5)的端部均连接于钢筋混凝土锁口圈内侧;
步骤二:竖井向下开挖,在竖井四壁初喷混凝土并铺设钢筋网;架立初支格栅钢架(3),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焊接相连,竖向间距为0.5-1m;在初支格栅钢架(3)之间架立初支型钢钢架(4),初支型钢钢架(4)为3榀联立工字钢,与上下临近的初支格栅钢架(3)之间通过连接钢筋焊接相连,竖向间距为3-6m;在初支格栅钢架(3)和初支型钢钢架(4)上焊接初支锚杆(1),初支锚杆(1)另一端打入围岩;复喷混凝土至初期支护为350mm;开挖及支护循环进尺为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6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脱硫净化装置
- 下一篇:永封式球座浮箍和完井管串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