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激电源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9144.2 | 申请日: | 2014-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杰;温益军;张碧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4N5/6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电路 | ||
1.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整流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恒压恒流反馈模块;
所述滤波整流模块,用于对电源输入端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所述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输出所述直流信号;
当电视机待机时,所述恒压恒流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信号,产生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进行恒压转换,并控制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输出所述恒压电源信号;
当电视机开机时,所述恒压恒流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信号,产生第二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进行恒流转换,并控制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输出所述恒压电源信号和所述恒流电源信号;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直流信号和所述恒压恒流反馈模块输出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将所述直流信号转换为用于对电视机主板进行供电的恒压电源信号和/或用于对LED背光灯进行供电的恒流电源信号;所述反馈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激电源电路还包括输出滤波模块;
当电视机待机时,所述输出滤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恒压电源信号,并对所述恒压电源信号进行滤波;
当电视机开机时,所述输出滤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恒压电源信号和所述恒流电源信号,并对所述恒压电源信号和所述恒流电源信号进行滤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恒流反馈模块包括恒压恒流芯片、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
当电视机待机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输入低电平,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工作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一光耦将所述恒压电源信号耦合到所述恒压恒流芯片,所述恒压恒流芯片根据所述恒压电源信号输出所述第一反馈信号;
当电视机开机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输入高电平,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工作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光耦将所述恒流电源信号耦合到所述恒压恒流芯片,所述恒压恒流芯片根据所述恒流电源信号输出所述第二反馈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反馈变压器;所述反馈变压器包括第一原边绕组、第二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
所述滤波整流模块和所述第一原边绕组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模块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和所述第二副边绕组连接,所述恒压恒流反馈模块与所述第二原边绕组和所述输出滤波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匝数比为4: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恒流芯片是型号为LD7536的芯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恒流芯片包括反馈端COMP、门极驱动输出端GATE、电压供应端VCC和开关管电流检测端CS;
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恒压电源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端和所述恒压恒流芯片的反馈端COMP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光耦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恒流电源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出端和所述恒压恒流芯片的反馈端COMP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电源5V_M,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恒压恒流芯片的门极驱动输出端GATE、电压供应端VCC和开关管电流检测端CS与所述第二原边绕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1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