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嘧菌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2950.7 | 申请日: | 2014-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权正军;燕中飞;王喜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9/42 | 分类号: | C07D239/42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嘧菌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嘧菌胺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嘧菌胺是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的林茂等首次合成,1987年由日本植保协会开始实用性评价,并于1995年登记上市。嘧菌胺系对灰霉病,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斑点落叶病,桃灰星病、黑星病等病害具有卓著效果的苯胺嗜陡类杀菌剂。嘧菌胺的分子式为:C14H13N3,分子量为:223.27,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
目前制备嘧菌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以甲酰苯胺与甲磺酰基嘧啶为原料,在氰化钠或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可高收率制得嘧菌胺,然而该法中涉及的原料甲磺酰基嘧啶的制取工艺复杂,成本高,原料难得等问题。(2)以苯胺与氰胺为起始原料先制取苯胍,随后与醋酐反应合成基本骨架2-苯胺基4-甲基-6-丙酮基嘧啶,再用氯化剂氯化得氯丙烯基,然后经脱氯化氢后得到嘧菌胺。该方法中醋酐脱水制备脱氢乙酸需在催化剂存在高温(>200 ℃)条件下进行,最后消除反应需强碱高温催化,对设备的腐蚀严重,且每步产率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的嘧菌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嘧菌胺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苯胺基嘧啶酮的合成:在醇钠-醇体系中,在吡啶存在下(既是催化剂又是碱),苯胍盐与乙酰乙酸乙酯以1:1~1:5的摩尔比,在25~80℃下反应4~8h;反应结束后用盐酸酸化,过滤,洗涤,干燥,得苯胺基嘧啶酮。所述苯胍盐为苯胍的碳酸盐或硝酸盐;所述醇钠-醇体系为乙醇钠-乙醇、甲醇钠-甲醇、叔丁醇钠-叔丁醇或异丙醇钠-异丙醇;所述醇钠-醇体系中,醇钠与醇的摩尔比为1:1~1:2。
(2)2-氯嘧啶苯胺的合成:苯胺基嘧啶酮与三氯氧磷以1:1~1:4的摩尔比,在25~130℃下反应3~5h;减压除去未反应的三氯氧磷,残余液中加氨水至pH = 7~9,析出白色沉淀,抽滤,依次用碳酸钠溶液、水洗涤,得2-氯嘧啶苯胺。
(3)嘧菌胺的合成:在有机溶剂中,碱存在,Ar气氛中,2-氯嘧啶苯胺与炔以1:1~1:3的摩尔比,在一价铜盐和过渡金属盐的双催化作用下,于80℃~130℃下反应3~24 h;反应结束后,过滤回收催化剂,萃取,分离,得嘧菌胺。
所述有机溶剂为DMF、DMSO、THF、二氧六环、PEG-400、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碱为KOH、NaOH、K2CO3、Na2CO3、Et3N、DBU或叔胺碱中的一种。一价铜盐为CuI、CuBr或CuOAc,其用量为2-氯嘧啶苯胺与炔总摩尔量的0.05~0.1%。过渡金属盐为Pd(OAc)2、PdCl2、PdCl2(PPh3)2或Pd(PPh3)3,其用量为2-氯嘧啶苯胺与炔总摩尔量的0.05~0.1%。所述原料炔为丙炔,辛炔及苯乙炔。
上述合成产物经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手段检测,为嘧菌胺纯品,总收率在40%以上。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先使苯胍盐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制备苯胺基嘧啶酮,再使苯胺基嘧啶酮与三氯氧磷反应制得2-氯嘧啶苯胺,然后使2-氯嘧啶苯胺与炔偶联交叉反应制得嘧菌胺,所需原料及各种试剂均价廉易得,反应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产率高,为产品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商品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嘧菌胺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N-(4-甲基-6-丙炔基嘧啶-2-基)苯胺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压式膜系统化学清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