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橡胶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1589.6 | 申请日: | 2014-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葛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0;C08L61/06;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4;C08K5/01;C08K3/06;C08K5/47;C08J9/10;C08J9/08;A43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王雅辉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橡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绵橡胶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橡胶就是在橡胶中加入适量的发泡剂,使橡胶边硫化边使发泡剂发生分解产生气体,制得的多孔橡胶。海绵橡胶材料一般用于密封、减震、消音等领域。利用海绵橡胶材料制得的鞋底轻盈、舒适。
作为鞋底,对海绵橡胶底材料的性能要求更高,既需要轻盈舒适,还要满足强度、硬度、伸长率的要求。现有的海绵橡胶底材料很难满足既轻盈柔软、又具有一定伸长率、强度的要求,因此使用寿命比较短,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轻盈、强度又高的海绵橡胶底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海绵橡胶底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海绵橡胶底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标胶 50~70份;
顺丁橡胶 30~50份;
氧化锌 3~8份;
硬脂酸 1~2份;
促进剂M 0.5~1.5份;
橡胶促进剂DM 1~1.5份;
防老剂 1~2份;
炭黑N550 25~35份;
纳米橡胶补强剂 30~40份;
白油 20~30份;
酚醛树脂 8~12份;
发泡剂AC 3~5份;
小苏打 1~3份;
硫磺 1~3份;
以重量份计。
优选地,所述海绵橡胶底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标胶 60份;
顺丁橡胶 40份;
氧化锌 5份;
硬脂酸 1.5份;
促进剂M 1份;
橡胶促进剂DM 1.2份;
防老剂 1.5份;
炭黑N550 30份;
纳米橡胶补强剂 35份;
白油 25份;
酚醛树脂 10份;
发泡剂AC 4份;
小苏打 2份;
硫磺 2份;
以重量份计。
本发明所述的海绵橡胶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胶薄通塑炼:把开炼机辊距紧至0.8 ~1mm,把称量好的标胶、顺丁橡胶放到机上进行薄通塑炼8~12次;薄通塑炼分4~6段进行,每段间隔时间为50~70分钟,总薄通塑炼次达到40~50次后,打包;
(2)混炼:将步骤(1)得到的塑料胶加入密炼机密炼1~2分钟后,再加入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M 、橡胶促进剂DM、防老剂、炭黑N550、纳米橡胶补强剂、白油和酚醛树脂;
(3)将混炼胶压片冷却;
(4)将混炼胶中加入发泡剂AC、小苏打和硫磺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5~170℃,时间为10~14分钟,机台压力为15Mpa,充分翻炼均匀后,过水冷却、切片。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可塑度高,可塑度在0.55以上,产品的伸长率在420 %以上,强度在8.2Mpa以上,密度为0.6,5~0.66,邵氏D型硬度计测得硬度为44~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