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彩泡菜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30278.8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彭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常安 |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彩 泡菜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深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五彩泡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泡菜,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泡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磷、钾等无机物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十余种氨基酸。现有的泡菜原料较单一,添加剂种类较多的缺陷。根据陈建国主编的《野菜的识别与食用方法》一书P63页记载:紫苏叶可做泡菜的香料,有防止泡菜汤液变质的作用。本发明采用紫苏叶作为泡菜的香料,减少了添加剂的使用,防止泡菜液的变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加工方法较繁琐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五彩泡菜的加工方法,通过本方法加工的五彩泡菜色泽鲜艳、鲜香浓郁、营养全面、酸爽可口,是一种绿色健康、鲜辣香脆的下饭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彩泡菜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原料制备:将青椒和红椒分别去蒂、去籽后,切成片;将清洗后的胡萝卜、白菜切成片;将清洗后的紫苏叶放入80-90℃的水中漂烫1-2min;
B、配料:将青椒片、红椒片、胡萝卜片、白菜片、紫苏叶按2:2:3:2:1的比例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料;
C、初腌:向混合料加入重量8-10%的食盐,混合均匀,腌制1-2天,腌制后,用清水漂洗;
D、泡菜液配制:用井水或泉水等硬水配制泡菜液,以1kg泡菜液计,含食盐50-70g、蔗糖70-100g、黄酒20-30g、大蒜2-3g、老姜2-4g、八角0.6-1g、花椒0.4-0.6g,余者为硬水,混合均匀;
E、入坛泡制:将初腌后的混合料放入消过毒的泡菜坛里,压实,离坛口留8-10cm的距离,然后用竹片将混合料卡住,缓慢注入泡菜液淹没混合料,扣上碗形的坛盖,在坛盖的水槽中注入盐水,形成水槽封口,当乳酸含量达到0.6-0.8%时,泡制结束;
F、包装、灭菌:将泡制后的泡菜真空包装,并进行杀菌,制得五彩泡菜;
G、检验贮存:成品五彩泡菜经检验合格后,干燥、通风环境中贮存。
有益效果:本发明加工原料来源广泛,加工成本低廉,不使用防腐剂,无毒副作用,紫苏叶既是泡菜原料也是泡菜的香料,还具有防止泡菜汤液变质的作用,同时泡菜色泽鲜艳、酸香浓郁、鲜辣香脆、美味爽口,是一道绿色健康、营养丰富的开胃菜,同时本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五彩泡菜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原料制备:将青椒和红椒分别去蒂、去籽后,切成片;将清洗后的胡萝卜、白菜切成片;将清洗后的紫苏叶放入80℃的水中漂烫2min;
B、配料:将青椒片、红椒片、胡萝卜片、白菜片、紫苏叶按2:2:3:2:1的比例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料;
C、初腌:向10kg混合料加入0.8kg的食盐,混合均匀,腌制2天,腌制后,用清水漂洗;
D、泡菜液配制:用井水或泉水等硬水配制泡菜液,作为优选,以1kg泡菜液计,含食盐50g、蔗糖70g、黄酒20g、大蒜2g、老姜2g、八角0.6g、花椒0.4g,余者为硬水,混合均匀;
E、入坛泡制:将初腌后的混合料放入消过毒的泡菜坛里,压实,离坛口留8cm的距离,然后用竹片将混合料卡住,缓慢注入泡菜液淹没混合料,扣上碗形的坛盖,在坛盖的水槽中注入盐水,形成水槽封口,当乳酸含量达到0.6%时,泡制结束;
F、包装、灭菌:将泡制后的泡菜真空包装,并进行杀菌,制得五彩泡菜;
G、检验贮存:成品五彩泡菜经检验合格后,干燥、通风环境中贮存。
实施例2:
一种五彩泡菜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原料制备:将青椒和红椒分别去蒂、去籽后,切成条;将清洗后的胡萝卜、白菜切成片;将清洗后的紫苏叶放入85℃的水中漂烫1.5min;
B、配料:将青椒条、红椒条、胡萝卜条、白菜条、紫苏叶按2:2:3:2:1的比例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料;
C、初腌:向10kg混合料加入0.9kg的食盐,混合均匀,腌制1.5天,腌制后,用清水漂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常安,未经彭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香调味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蓝宝石晶锭定向二维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