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0126.X | 申请日: | 2014-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传宝;朱有启;张君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C01G51/04;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钴酸锌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摩尔比为1:2的锌盐和钴盐溶于亲水性溶剂中,磁力搅拌30分钟,待充溶解后,然后按照金属离子与碱性试剂摩尔比为1:(1~8)加入一定量的碱性试剂,混合后继续搅拌10~30分钟。
(2)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到微波反应容器中,设定功率为100~1300W,在微波辐照下冷凝回流0.5~180分钟,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分离干燥后得钴酸锌前驱体纳米材料。
(3)将上步得到的钴酸锌前驱体纳米材料放入高温炉中300~500℃下热处理1~5小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后便得到二维超薄ZnCo2O4纳米片。
(4)将上步制备的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偏氟乙烯为粘结剂,乙炔黑为导电剂制成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以聚丙烯微孔膜为隔膜,以体积比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1:1:1的1M六氟磷酸锂为电解液在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述可溶性锌盐原料为,硝酸锌,乙酸锌,氯化锌,硫酸锌,草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盐原料为,硝酸钴,乙酸钴,氯化钴,硫酸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溶剂为,高纯水,乙二醇,丙三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丙酮,苯,苯乙烯,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辐照合成条件为,微波功率为100~1300W,冷凝回流0.5~180分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热处理温度为300~500℃,热处理时间为1~5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辅助合成的超薄二维ZnCo2O4纳米片的厚度1~4nm,平面面积高达数个平方微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酸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辅助合成的超薄二维ZnCo2O4纳米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01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排污的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管架式产蒸汽装置及常压热水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