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9986.1 | 申请日: | 2014-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4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朴寅吉;卢泰亨;金炅泰;李明镐;李政勋;申义浩;金辰焕;李松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诺晶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山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保护装置 | ||
1.一种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薄片,形成有电容器电极;
第二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薄片的顶部上,且形成有第一线圈图案;
第三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薄片的底部上,且形成有第二线圈图案;
第四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薄片的顶部上,且形成有第三线圈图案;
第五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三薄片的底部上,且形成有第四线圈图案;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图案通过填充以导电材料且形成在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四线圈图案之间的所述薄片上的孔而连接到所述第四线圈图案,且所述第二线圈图案通过填充以所述导电材料且形成在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三线圈图案之间的所述薄片上的孔而连接到所述第三线圈图案,以分别形成电感器,且在所述电容器电极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和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之间分别形成有电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电极的面积与未形成有所述电容器电极的所述第一薄片的面积的比为1:100到10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电极具有四边形、包含具有圆角的形状的多边形、圆形、椭圆形、螺旋形和曲折形形状中的一者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感和电容是根据所述线圈图案的匝数、所述电容器电极的面积和所述电容器电极与所述线圈图案之间的距离中的至少一者来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形成有与填充以所述导电材料的所述孔分开的填充以磁性材料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引出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图案,且分别从所述薄片向外暴露;以及
第二引出电极,连接到所述电容器电极,且从所述薄片向外暴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从彼此相对的所述薄片的两个侧面暴露,且所述第二引出电极从与暴露有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所述侧面相交的至少一个侧面暴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外部电极,形成在所述薄片的侧面上,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电极;以及第二外部电极,形成在所述薄片的侧面上,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在输入/输出端子与电路之间,且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到接地端子。
9.一种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共模噪音滤波器,层压有选择性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线圈图案和至少一个电容器电极的多个薄片;以及
静电放电保护装置,包括选择性地形成有至少一个引出电极和填充以静电放电保护材料的至少一个孔的多个薄片,
其中所述共模噪音滤波器包括:
第一薄片,形成有电容器电极;
第二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薄片的顶部上,且形成有第一线圈图案;
第三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薄片的底部上,且形成有第二线圈图案;
第四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薄片的顶部上,且形成有第三线圈图案;
第五薄片,设置在所述第三薄片的底部上,且形成有第四线圈图案;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图案通过填充以导电材料且形成在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与所述第四线圈图案之间的所述薄片上的孔而连接到所述第四线圈图案,且所述第二线圈图案通过填充以所述导电材料且形成在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与所述第三线圈图案之间的所述薄片上的孔而连接到所述第三线圈图案,以分别形成电感器,且在所述电容器电极与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和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之间分别形成有电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噪音滤波器和所述静电放电保护装置上下层压且彼此耦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引出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图案,且分别从所述薄片向外暴露;
第二引出电极,连接到所述电容器电极,且从所述薄片向外暴露;以及
第三引出电极和第四引出电极,分别连接到填充以所述静电放电保护材料的孔,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引出电极和所述第二引出电极引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电极和所述第三引出电极且形成在所述薄片的侧面上;以及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电极和所述第四引出电极且形成在所述薄片的侧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在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且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到接地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诺晶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诺晶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99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振荡器驱动放大器电路及相应的晶体振荡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移相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