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8759.7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君;黄少伟;陈迪嘉;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许春兰;高之波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薯蓣 栽培 方法 | ||
1.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包括种植环节和管理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环节包括:
苗期时,每15天喷施一次叶面肥,所述叶面肥是质量浓度为0.3%的叶面氮肥或质量浓度为0.1%的磷酸二氢钾;
定植后的3~6个月期间,给根部施一次第一肥,所述第一肥中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之;
定植6个月后,给根部施一次第二肥,所述第二肥中以磷钾肥为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环节还包括:
定植2个月后,用质量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的水稀释液或质量浓度为80%的多菌灵1200~1500倍的水稀释液喷施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整个栽培期间,若出现虫害,则用质量浓度为40%乐果乳油1500倍的水稀释液、质量浓度为80%敌敌畏乳油1000倍的水稀释液或质量浓度为50%辛硫磷乳油1000倍的水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环节还包括:当主蔓长到100cm时,摘除10cm长的顶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环节还包括:
在菊叶薯蓣生长到有攀爬能力前搭好引蔓用架,所述引蔓用架是人字架、三角架或水平架;
对菊叶薯蓣的藤蔓进行缠绕,清除雄花、雌花和老叶;
在整个栽培期间,若土壤水分不足,则及时浇水,若出现杂草,则及时除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环节还包括:冬季时,在菊叶薯蓣的头部盖上5cm厚的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环节包括:在选好的地块上进行除草清杂后,将土地一犁一耙,深耕30cm,暴晒一个月后进行理厢,厢面宽120cm,厢与厢之间的沟深30cm,宽40cm,厢长随地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环节还包括:
理厢前,在厢的中间铺一层5cm~8cm厚的杂草,然后将钙镁磷肥、农家肥与表土混合后覆盖在杂草上,覆盖完后,再从排水沟中把理沟挖松的泥土铲上厢内并理平厢面;其中,每公顷钙镁磷肥的用量为750kg、每公顷农家肥的用量为22500~30000kg。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环节还包括:理平厢面后,将宽度比厢面宽、厚度为0.005~0.2mm的薄膜铺在厢面上,薄膜的两边用泥土压实,薄膜的中间用泥土沿着厢长压住,然后在厢中间压泥的地方刺若干个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环节还包括:用多菌灵和生根剂混合并稀释后对选好的菊叶薯蓣种苗进行消毒和催芽生根处理,按株距50cm、厢内行距60cm的规格在厢面上进行种植,把菊叶薯蓣种苗的块茎整块埋入土中,覆土约2cm~3cm,定植后浇定根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菊叶薯蓣的种植时间为立春至清明期间,种植时长为1~3年,采收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7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成分循环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从盐酸中回收氯化氢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