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7698.2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成水平;代嫣然;杨立华;唐孟煊;吴娟;向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湿地 河道 方法 | ||
1.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构建生态护坡:应用土工材料在常水位线以上至护坡顶部陆向区域构建自然缓坡型护岸,并种植乔灌植被;
(2)构建河滩湿地:在河道滩地区域和浅水区域分别种植挺水植物,每侧种植区域的横向宽度不超过整个河道水域宽度的1/8;
(3)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河岸带:在紧邻挺水植物区种植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每侧种植区域的横向宽度不超过整个河道水域宽度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工材料为具有柔性化,孔隙率大的土工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工材料为石笼、生态袋或生态砌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护坡上种植的乔灌植被选用水杉、垂柳、水杨、白杨、河柳、枫杨、池杉、落羽杉、水松榔榆、丝棉木、海棠花、海棠花、夹竹桃或香根草中的5种或以上,种植密度为7-12株/100m2;其中的常绿针叶树种比例不低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道滩地区域和浅水区域的水深为0-0.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挺水植物选用芦苇、香蒲、菖蒲、茭草、水蓼、慈姑或菰中的3种或以上,种植密度为20-30株/m2,每种比例不低于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叶植物选用睡莲、荷花、野菱、荇菜、槐叶萍或浮叶眼子菜中的3种或以上,荷花和睡莲的种植密度为1-2株/10m2,其它植物的种植密度为20-30株/m2,每种比例不低于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物选用褐藻、金鱼藻、竹叶眼子菜、苦草或微齿眼子菜中的3种或以上;平均种植密度为20-30丛/m2,每种比例不低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6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臭地漏
- 下一篇:一种可密封防臭盖的高水封内芯式排水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