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热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1277.9 | 申请日: | 201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莉;郑之旺;梁英;张功庭;董君;杜江波;王礞;于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C23C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张苗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镀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冷轧钢板制得的热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稳定安全性的不断要求,建筑结构用、家电用热镀铝锌板也有向高强度、高表面质量发展。
CN102534365A公开了一种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及其生产方法,该发明的化学成分C:0.02~0.04%;Si≤0.03%;Mn:0.2~0.35%;P≤0.020%;S≤0.015%;Alt:0.02~0.05%;N≤0.0040%,其余为Fe和杂质。屈服强度215MPa左右,抗拉强度350MPa左右,伸长率39.0%左右。通过该方法得到的低碳铝镇静钢热镀锌板的强度较低。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成本较低、强度高且表面质量较好的热镀锌钢板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镀锌钢板强度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强度高且表面质量较好的热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于制备本发明的镀锌钢板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板坯依次经过热轧、卷取、冷轧、退火,其中,
所述卷取温度为590-630℃;
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60-75%;
所述退火的条件包括:温度为740-790℃,时间为40-70s;
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1-0.25重量%,Si:≤0.08重量%,Mn:0.10-0.60重量%,P:0.01-0.06重量%,S:≤0.020重量%,Ti:0.03-0.07重量%,Al:0.01-0.08重量%,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冷轧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镀锌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上述的冷轧钢板经过热浸镀锌附着上镀锌层。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热镀锌钢板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热镀锌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低成本地,获得一种具有成品力学性能达到屈服强ReL≥420MPa、抗拉强度Rm≥500MPa、断后伸长率A80≥28%、表面质量特征为FC级以上、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少量珠光体组织、铁素体晶粒度为10级以上且铁素体晶粒尺寸为7-12μm的热镀锌钢板,具有优良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热镀锌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2是实施例2制得的热镀锌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3是实施例3制得的热镀锌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4是对比例1制得的热镀锌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5是对比例2制得的热镀锌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6是对比例3制得的热镀锌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板坯依次经过热轧、卷取、冷轧、退火,其中,所述卷取温度为590-630℃;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60-75%;所述退火的条件包括:温度为740-790℃,时间为40-70s;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1-0.25重量%,Si:≤0.08重量%,Mn:0.10-0.60重量%,P:0.01-0.06重量%,S:≤0.020重量%,Ti:0.03-0.07重量%,Al:0.01-0.08重量%,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在本发明中,尽管当板坯的组成在上述范围内时就可以获得较好强度和较优良的成形性能的冷轧钢板以及由该冷轧钢板制得较好的表面质量的热镀锌钢板,但是为了增强所获得的冷轧钢板和热镀锌钢板的性能,优选情况下,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12-0.23重量%,Si:0.01-0.06重量%,Mn:0.23-0.5重量%,P:0.025-0.050重量%,S:0.005-0.012重量%,Ti:0.035-0.065重量%,Al:0.035-0.06重量%,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选择冷轧基板化学成分及其范围的原因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1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