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的裂缝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52764.2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赞东;尹冬晓;张远银;王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赞东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 |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方位 各向异性 弹性 阻抗 裂缝 检测 方法 | ||
1.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的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方位处理,包括保幅偏移处理,抽取分方位共反射点CRP(Common Reflection Point)道集;
步骤2:从常规的AVOZ反演结果中得到裂缝参数,裂缝密度Bani及裂缝方位角фS,结合测井与岩石物理信息,用裂缝参数与各向异性弹性阻抗EI(i,φ)的显性关系式,拟合出不同方位道集下的各向异性弹性阻抗测井约束曲线;
步骤3:在Jason软件中实施井约束的稀疏脉冲反演,求得每个分方位道集对应的各向异性弹性阻抗EI(i,φ),ф为采集方位角;
步骤4:对地震资料进行分入射角处理,包括保幅偏移处理,得到入射角部分叠加道集;
步骤5:利用不同入射角叠加道集,在Jason软件中实施井约束的稀疏脉冲反演,求取各向同性的弹性阻抗EI(i),i为入射角;
步骤6:计算各向异性弹性阻抗EI(i,φ)与各向同性弹性阻抗EI(i)的比值,用反演算法求取裂缝密度Bani及裂缝方位角фS;
步骤7:预测裂缝储层发育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的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各向异性弹性阻抗测井约束曲线,是基于Ruger提出的HTI介质中的反射系数近似方程以及Connolly的弹性阻抗方程,建立的各向异性弹性阻抗与裂缝参数,裂缝密度Bani及裂缝方位角фS之间的显性表达式所拟合出的;其中,纵横波速度,密度由测井数据获得,裂缝参数由常规AVOZ反演结果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的裂缝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用裂缝参数与各向异性弹性阻抗EI(i,φ)的显性关系式是:
EI(i,φ)/EI(i)=exp(2Banicos2(φ-φs)sin2i) (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赞东,未经孙赞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7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