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哮喘病中药外敷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52466.3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黎明 |
| 主分类号: | A61K36/66 | 分类号: | A61K36/66;A61P11/0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45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哮喘病 中药 外敷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病中药外敷组合物。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 ,BA)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西药治疗多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细胞释放过敏性介质、预防和控制感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病病程长、发作快、易复发、难于治愈。哮喘持续发作状态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本人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认为,运用中药外敷组合物治疗支气管哮喘,在穴位相应的区域持续刺激,通过经络的反应和传导作用,能通过调节与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过敏、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微循环的综合效应,达到推迟哮喘复发,延长缓解期,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中国专利102078488A,已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由于存在中药组分单一,炮制手法笼统,未能加入中药结合超微粉碎技术策略,因而影响其疗效的提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以上现代医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治疗哮喘病中药外敷方法: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30 g,甘遂、细辛各15 g,地龙9g,制成药饼,纳入经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的冬虫夏草、丁香、肉桂各6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1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1次,共5次。
白芥子:实验表明,白芥子细粉、白芥子挥发油、白芥子脂肪油均可促进黄芩苷的透皮吸收。丁香:丁香所含香油酚、挥发油均能作透皮促进剂使用。实验证明,丁香挥发油、丁香油酚的增渗效果高于氮酮。丁香尚含一些止痛、散寒成分,可发挥促渗、治疗双重功能。
外敷中药疗法我国古代就有,历史悠久,它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可靠深受患者的欢迎。其治疗以经络理论为主导,借助现代研究成果,其原理是:(1).局部的刺激作用。即利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气活血、消炎止肿的作用。(2)药物的直接渗透作用。通过药物外用的方法,能直接透过皮肤,接近病灶,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起到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吸收死骨、形成新骨等功效。 (3)在体表给药,通过经络血脉或信息传递,通过不同的药物之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藉以达到补虚泻实、协调阴阳等作用而达到脏腑,调和全身性疾病的目的。(4)皮肤的吸收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外围屏障,面积大、毛孔多,除了有抗御外邪外,尚有排泄和吸收的新陈代谢作用。本疗法就是药物的渗透性和皮肤的吸收功能的统一而进人体内,再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衡,输布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而起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疗的作用。
现有技术:
1、黄利莎.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症220例.湖南中医杂志,1994,10(1):35;
2、李鹤 沈惠风. 中药外敷对支气管哮喘β受体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发明有益效果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简便易行,痛苦小,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好、简便易行、花费低廉、副作用少的特点,是自然疗法中的一枝新秀,应该让它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经临床验证,治疗患者60 例,有效率为92%,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10 g,甘遂、细辛各6 g,地龙3g,制成药饼,纳入经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的冬虫夏草、丁香、肉桂各3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1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1次,共5次。
实施例2
选取优质白芥子、延胡索各20 g,甘遂、细辛各6 g,地龙6g,制成药饼,纳入经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的冬虫夏草、丁香、肉桂各6g,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小时,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天贴1次,共3次;缓解期间亦敷贴,隔7天贴1次,共5次。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黎明,未经刘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