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50465.5 | 申请日: | 2014-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田金凤;寇亚军;李明齐;邢观斌;王芳;王晓妮;缪军;封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频 数字 多媒体 无线 广播 系统 载波 聚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至少包括:无线广播发送设备在每个载波聚合周期内通过多个载频上的多个异步或同步物理帧向无线广播接收设备发送无线广播信号;无线广播接收设备采用单个宽带调谐器或多个窄带调谐器接收多个物理帧上的无线广播信号。本发明的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通过载波聚合功能提供超高速比特速率,从而可以有效支撑未来广播系统更为丰富的业务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数字多媒体广播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现阶段,国际上主要有如下几类数字电视广播标准:欧洲的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标准、美国的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ATSC)标准、日本的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Broadcasting,ISDB)标准。中国的数字电视正是在国际数字化日益高涨的氛围下开始发展,并推出了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Digital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DTMB)标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标准等。
一个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基带信号是由一系列的物理帧组成的。通常每个物理帧由前导部分、物理层信令部分和数据部分组成。前导部分由前导符号承载,用于同步或/和信号识别。物理层信令部分由信令符号承载,用于描述数据部分的调制编码传输方式。数据部分由数据符号承载,用于承载待传输的数据流。在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常用带宽配置为6MHz、8MHz。
伴随着传统电视媒体向网络化电视新媒体渠道进军,衍生出多种类型的广播服务,广播业务的需求量也随之快速增长。人们逐渐不再满足于收看传统的第一代无线广播电视业务。近年来,人们对于第二代无线广播电视业务(包括超高清电视无线广播业务、三维电视无线广播业务、无线高速数据推送业务和无线混合电视业务等几种典型业务)的需求逐渐显现。为了应对无线广播信息业务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提高无线广播系统的容量,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作为一种有效方式被提了出来。在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中,为了降低初始扫描、频道转换时间,主/辅载频的概念应运而生,两者分别用作不同的功能定位。其中,主载频主要用于支持快速初始扫描、频道转换、连续性接收等;辅载频主要用于支持连续接收。基于此,也衍生出了正常信令与简化信令的概念,以有效降低信令开销。其中,正常信令是指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中所传输的完整信令;简化信令是指从正常信令中删除一定时间段内部分或全部信令字段取值不变的信令之后的信令。对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如何实现超高速率业务传输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以有效支持超高速率业务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至少包括:无线广播发送设备在每个载波聚合周期内通过多个载频上的多个异步或同步物理帧向无线广播接收设备发送无线广播信号;无线广播接收设备采用单个宽带调谐器或多个窄带调谐器接收多个物理帧上的无线广播信号。
根据上述的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其中:当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中的载频具有主/辅载频属性时,参与载波聚合的物理帧所在的多个载频包含主载频。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的多载频数字多媒体无线广播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其中:所述载波聚合周期以所述主载频上参与载波聚合的物理帧帧头为起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0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