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静脉炎的外敷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49364.6 | 申请日: | 2014-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9/14;A61K33/30;A61K35/32;A61K35/3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静脉炎 外敷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静脉炎的外敷药物。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由静脉向体内输入药物,它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给药途径,通过静脉输液可补充营养和水份并排出毒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小儿好动,不合作,其血管细、短、不易固定等因素,小儿输液时经常发生药液外渗,局部出现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导致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儿需要静脉注射化疗药物,而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儿童血管较成人更细更脆弱,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化疗外渗的发生率为5%~6%,但实际工作中,真正发生率却远高于此水平,经统计625例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52.0%。其中,外周分支(前臂)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3%,外周静脉主干(头、正中、贵要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2.7%,中心静脉组(全部为锁骨下静脉置管)静脉炎发生率为6.9%。现在化疗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化疗性静脉炎产生原因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减轻化疗药物外渗等所引起的静脉炎并使之降到最低限度,降低患儿的不适感、顺利完成治疗,成了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专利CN201110200992.9公开了一种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药液,由三七、大黄、元胡、丹参组成,与乙醇、丙三醇混匀涂抹使用,制备周期长,工艺复杂,使用不便,不适用于小儿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制剂的治疗小儿静脉炎的外敷药物,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并且具有简便易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静脉炎的外敷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炉甘石20~50份、珍珠粉5~10份、生大黄20~50份、人工麝香3~5份、紫草5~10份、三七10~20份、连翘5~10份、象皮5~10份、海螵蛸3~8份和甘油30~70份。
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炉甘石35份、珍珠粉5份、生大黄25份、人工麝香5份、紫草10份、三七15份、连翘8份、象皮6份、海螵蛸3份和甘油50份。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炉甘石捣碎,过100目筛,得到炉甘石粉末;生大黄、紫草、三七、连翘、象皮、海螵蛸加入等重量蒸馏水,捣碎,取滤液;将所述滤液、炉甘石粉末、珍珠粉、人工麝香、甘油混合,调成糊状备用。
药理分析:
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
珍珠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
生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止血、解毒。
人工麝香: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连翘:抗菌、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强心、抗肝损、镇痛、抑制磷酸二酯酶、抗病毒、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
象皮:生肌,敛疮。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海螵蛸: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
甘油:作为辅料,将各种中药材调和成膏状,利于皮肤吸收。
本发明纯属中药制剂,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见效快、治愈率高、不含抗生素、用药安全可靠、药价低廉、携带敷用方便,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容易实施。
疗效判断:
静脉炎分为5级:0无临床症状;1级穿刺部位有红斑,伴有或无疼痛;2级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3级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4级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长度>2.5cm,并有脓性渗出。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达到0级标准。
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达到1~2级标准。
无效:诸症无明显改善,仍为3~5级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链糊精包埋共轭亚油酸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升降办公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