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39637.9 | 申请日: | 2014-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廷钰;王丽英;徐文青;赵瑞壮;周璇;刘文;刘莉;常治铁;张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60;B01D53/80;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同时 脱硫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稀释风机、混合罐、臭氧分布器以及SDA反应塔;
所述臭氧发生器和稀释风机的出口均与混合罐的入口相连;
所述臭氧分布器安装在烟道中,在烟道外部设置连接口,使臭氧分布器与混合罐的出口相连;
所述SDA反应塔的烟气进口与布置有臭氧分布器的烟道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DA反应塔的烟气出口与布袋除尘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在布置臭氧分布器的部位与SDA反应塔的烟气进口间的距离为15~30米。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DA反应塔分别在塔顶部和中部设置两个烟气进口,塔底部设有烟气出口。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下方设有灰斗,以收集粉尘;
优选地,所述布袋除尘器后设有烟囱,以排放脱硫脱硝后的烟气。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装置进行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和稀释风机产生的冷风进入混合罐进行混合,然后经臭氧分布器喷入烟道,喷入的臭氧与烟气充分接触,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高价态的NOx,氧化后的烟气进入SDA反应塔与喷入的石灰浆发生反应,实现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同时脱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同时脱除后的烟气经布袋除尘器以脱除粉尘。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与烟气中的NO的摩尔比为0.3~1.5,优选0.35~1.35,进一步优选0.45~1.15,最优选0.5~1.0;
优选地,所述喷入的石灰浆量Ca/(S+N)摩尔比为1.1~2.0,优选1.2~1.5。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与烟气中的NO的摩尔比为0.5~1.0,喷入的石灰浆量Ca/(S+N)摩尔比为1.1~2.0;
优选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与烟气中的NO的摩尔比为0.8~1.2,喷入的石灰浆量Ca/(S+N)摩尔比为1.2~1.5;
优选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与烟气中的NO的摩尔比为0.8~1.2,喷入的石灰浆量Ca/(S+N)摩尔比为1.4~2.0。
10.如权利要求6-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A反应塔内烟气最低温度控制在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6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