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多级A/O工艺生物脱氮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20733.9 | 申请日: | 2014-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卞伟;王盟;岳耀冬;张彦灼;侯爱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多级 工艺 生物 装置 方法 | ||
1.强化多级A/O工艺生物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三级串联的A/O工艺,依次为缺氧区A-Ⅰ、好氧区O-Ⅰ-Ⅰ、好氧区O-Ⅰ-Ⅱ、缺氧区A-Ⅱ、好氧区O-Ⅱ-Ⅰ、好氧区O-Ⅱ-Ⅱ、缺氧区A-Ⅲ、好氧区O-Ⅲ-Ⅰ、好氧区O-Ⅲ-Ⅱ,所有好氧区的体积相同,所有缺氧区的体积相等,每个好氧区与缺氧区体积比为(0.8~1):1,在缺氧区A-Ⅰ、好氧区O-Ⅰ-Ⅱ、缺氧区A-Ⅱ、好氧区O-Ⅱ-Ⅱ、缺氧区A-Ⅲ、好氧区O-Ⅲ-Ⅱ分别装填悬浮流离球;缺氧区A-Ⅰ、缺氧区A-Ⅱ、缺氧区A-Ⅲ中流离球的装填率控制在80%~90%之间;好氧区O-Ⅰ-Ⅱ、好氧区O-Ⅱ-Ⅱ、好氧区O-Ⅲ-Ⅱ中流离球的装填率控制在40%~50%之间;在好氧区O-Ⅰ-Ⅰ、好氧区O-Ⅱ-Ⅰ、好氧区O-Ⅲ-Ⅰ中分别装填立体海绵填料;好氧区O-Ⅰ-Ⅰ、好氧区O-Ⅰ-Ⅱ、好氧区O-Ⅱ-Ⅰ、好氧区O-Ⅱ-Ⅱ、好氧区O-Ⅲ-Ⅰ、好氧区O-Ⅲ-Ⅱ中分别设有曝气装置;反应器分三段并联多点进水,三个进水管分别通过蠕动泵与原水箱连接,然后另一端分别设在缺氧区A-Ⅰ、缺氧区A-Ⅱ、缺氧区A-Ⅲ中;好氧区O-Ⅲ-Ⅱ设有出水回流管,通过蠕动泵与缺氧区A-Ⅰ连接;每级A/O工艺装置均设有污泥出口。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浮流离球直径为8cm,其球壳为PVC注塑而成,球面呈网格状,选取立体海绵填料与鲍尔环相结合作为流离球内部的填充物,立体海绵填料边长平均1.5cm,立体海绵空隙率大于0.9,鲍尔环的型号为25mm的聚丙烯鲍尔环,立体海绵填料与鲍尔环的体积比例为2:1;内部填充物占流离球内部体积的70%~80%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好氧区O-Ⅰ-Ⅰ、好氧区O-Ⅱ-Ⅰ、好氧区O-Ⅲ-Ⅰ中分别装填立体海绵填料,立体海绵填料边长平均1.5cm,立体海绵空隙率大于0.9,装填率控制在30%。
4.利用权利要求1-3的装置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水分别从三个进水管进入缺氧区A-Ⅰ、缺氧区A-Ⅱ、缺氧区A-Ⅲ中,反硝化菌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易生物降解COD去除绝大部分回流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较少一部分的可利用COD以及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进入好氧区O-Ⅰ-Ⅰ,由于好氧区O-Ⅰ-Ⅰ中采用的填料为立体海绵填料,丝状菌的生长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出水进入好氧区O-Ⅰ-Ⅱ,好氧区O-Ⅰ-Ⅱ出水进入缺氧区A-Ⅱ,同时原水也进入缺氧区A-Ⅱ,缺氧区A-Ⅱ出水依次经过好氧区O-Ⅱ-Ⅰ、好氧区O-Ⅱ-Ⅱ,好氧区O-Ⅱ-Ⅱ的出水进入缺氧区A-Ⅲ,同时原水也进入缺氧区A-Ⅲ,缺氧区A-Ⅲ出水依次经过好氧区O-Ⅲ-Ⅰ、好氧区O-Ⅲ-Ⅱ,好氧区O-Ⅲ-Ⅱ的出水消化液部分回流至缺氧区A-Ⅰ。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三点进水以及回流的流量分别为r1、r2、r3、r4,r1:r2:r3:r4的流量比控制在1:1:1:2,好氧区O-Ⅰ-Ⅰ、好氧区O-Ⅱ-Ⅰ、好氧区O-Ⅲ-Ⅰ中的DO控制在2.5~3mg/L,好氧区O-Ⅰ-Ⅱ、好氧区O-Ⅱ-Ⅱ、好氧区O-Ⅲ-Ⅱ中的DO控制在1~1.5mg/L,整个反应的从进水至出水的HRT控制在12~14h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07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汽车尾翼
- 下一篇:转向角度误差的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