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17479.7 | 申请日: | 2014-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矶谷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德克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F02B39/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涡轮机壳体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搭载在汽车等上的涡轮增压器以下述方式构成,即,通过利用废气使与压缩机叶轮连接的涡轮叶轮旋转,强制性地使压缩机叶轮旋转,将吸入的空气压缩,并向内燃机排出。进而,与涡轮叶轮的上游和下游连接地形成用于使流入的废气绕过涡轮叶轮的旁通通路,并且,设置有对旁通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废气旁通阀。
废气旁通阀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经由插入到设置在容纳涡轮叶轮的涡轮机壳体上的贯通孔(支承孔)中而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的轴,从涡轮机壳体的外侧控制开闭状态。这里,认为在涡轮机壳体内通过的来自于的内燃机的废气会从支承孔与轴的间隙泄漏到涡轮机壳体的外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取消支承孔与轴的间隙,但是,由于来自于内燃机的高温的废气通过涡轮机壳体的内部,因而涡轮机壳体变成高温,因此,如果取消支承孔与轴的间隙,则存在着担心在支承孔与轴之间会发生烧结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支承孔(轴套)与轴之间设置间隙以防止上述烧熔,并且,防止废气的泄漏用的结构。具体地说,被插入到轴套内的轴在涡轮机壳体内侧与废气旁通阀支承部连接,在涡轮机壳体外侧与连杆连接。并且,通过在轴套的外侧端面与连杆之间夹设作为加载机构的波形垫圈,在涡轮机壳体内侧,推压夹设在轴套的内侧端面与废气旁通阀支承部之间的密封构件以进行密封。借此,确保轴套与轴之间的间隙,防止轴的烧结,并且,防止废气的泄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1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总是利用作为加载机构的波形垫圈进行上述推压,所以,存在着在波形垫圈接触的部分容易产生磨损,结构部件的恶化快的问题。另外,由于为了获得推压力,波形垫圈等加载机构成为必要的,所以,存在着部件数目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轴构件的烧结,并且防止废气的泄漏,并且,减轻结构部件的恶化,减少部件数目的涡轮增压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涡轮增压器,配备有:连接到压缩机叶轮上的涡轮叶轮;容纳该涡轮叶轮的涡轮机壳体;旁通通路,所述旁通通路连接到该涡轮机壳体中的上述涡轮叶轮的上游侧空间和下游侧空间,绕过上述涡轮叶轮,通过开闭该旁通通路的开口部,进行供应给上述涡轮叶轮的气体流量的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器配备有:
废气旁通阀,所述废气旁通阀可开闭地设置于上述开口部;
轴构件,所述轴构件被插入并支承于贯通上述涡轮机壳体的支承孔;
内侧连接构件,所述内侧连接构件在上述涡轮机壳体的内侧将上述轴构件的一端与上述废气旁通阀连接起来,
外侧连接构件,所述外侧连接构件在上述涡轮机壳体的外侧将上述轴构件的另一端与控制上述废气旁通阀的开闭状态的控制部连接起来,
在上述内侧连接构件或者上述外侧连接构件上,沿着上述内侧连接构件或者上述外侧连接构件所对向的上述支承孔的周缘部形成密封接触部,
在该密封接触部与上述支承孔的上述周缘部之间夹设用于对这两者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
在上述废气旁通阀中,在与上述开口部对向的部分形成相对于上述轴构件的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在上述废气旁通阀被打开的状态下,经由上述开口部向上述旁通路径流入的气体推压上述倾斜面,对上述轴构件产生从上述支承孔朝向上述轴构件的推力(权利要求1)。
发明的效果
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中,在废气旁通阀中,在与旁通通路的开口部对向的一侧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相对于轴构件的轴向方向倾斜。当进气侧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增压)变高时,为了将流入涡轮机壳体内的废气旁通,废气旁通阀被打开。并且,废气从旁通通路的开口部流入。并且,经由开口部向旁通路径流入的气体推压倾斜面,对于轴构件产生从支承孔朝向密封构件的推力。
借助上述推力,密封接触部经由密封构件被推压到支承孔的周缘部上,在两者之间产生强的密封力。借此,防止废气从支承孔与轴构件之间的间隙泄漏。并且,由于可以确保支承孔与轴构件之间的间隙,所以,轴构件的烧结被防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德克斯有限公司,未经欧德克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7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