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止内胎漏气的内胎防漏胶及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13013.X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从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从荡 |
| 主分类号: | C08L29/04 | 分类号: | C08L29/04;C08K3/22;C08K3/30;C08K5/053;C09K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199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内胎 漏气 防漏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止内胎漏气的内胎防漏胶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的轮胎是由充气内胎及外胎构成,在使用过程中常会由于针扎、石子搁等原因而导致内胎破损漏气。目前,对于内胎的修 补方式是先查漏,再将漏处打磨,最后在漏处用胶粘上补漏用皮。不但整个修补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还将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给车主带来较大的麻烦, 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无需查漏、打磨及粘皮,可自动对内胎补漏、防止内胎漏气、省时、省力的内胎防漏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内胎防漏胶,基本由以下原料(重量百分 比)制成:
稀土氧化物 4.0~6.0%
增胶粉 4.0~6.0%
硫酸铜 1~3%
聚乙烯醇 1.5~3.5%
水 余量
所述的原料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40~50%的乙二醇。
一种内胎防漏胶的生产方法,是将重量百分比为4.0~6.0%的稀土氧化物、 4.0~6.0%的增胶粉、1~3%硫酸铜、1.5~3.5%的聚乙烯醇及余量的水混合,并在温度为90~95℃的条件下搅拌熬制50~90分钟。
所述的原料中还混有40~50%的乙二醇。
将本发明所生产的内胎防漏胶通过气门罐入内胎中,可在内胎的内表面形成胶体保护层,当内胎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破损时,内胎中的胶体可自动填充至破损处,将漏气处补好,省时、省力,避免由于内胎漏气而给车主带来的不便。 尤其是在原料中添加了乙二醇,可以保证内胎防漏胶在寒冷(-20℃左右)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正常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2.5公斤的稀土氧化物、2.5公斤的增胶粉、1公斤的硫酸铜、2公斤的聚乙烯醇及42公斤的水混合,然后将其置于90℃的加热炉上搅拌加热90分钟, 形成胶凝状的内胎补漏液。
实施例2:
取取2.5公斤的稀土氧化物(氧化镝)、2.5公斤的增胶粉、1公斤的硫酸 铜、2公斤的聚乙烯醇、20公斤的乙二醇及22公斤的水混合,然后将其置于 95℃的加热炉上搅拌加热50分钟,形成胶凝状的内胎补漏液。
实施例3:
取4公斤的稀土氧化物(氧化铈)、6公斤的增胶粉、1公斤的硫酸铜、3.5 公斤的聚乙烯醇及85.5公斤的水混合,然后将其置于92℃的加热炉上搅拌加热 60分钟,形成胶凝状的内胎补漏液。
实施例4:
取6公斤的稀土氧化物(氧化镧)、4公斤的增胶粉、3公斤的硫酸铜、1.5 公斤的聚乙烯醇、50公斤的乙二醇及35.5公斤的水混合,然后将其置于94℃ 的加热炉上搅拌加热80分钟,形成胶凝状的内胎补漏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从荡,未经刘从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3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L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
C08L29-00 具有1个或更多的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组合物,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水解的聚合物的组合物;此
C08L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04 ..聚乙烯醇;部分水解的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