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式平台及其装卸载过程中保持浮态和稳性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06561.X | 申请日: | 2014-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王文华;姚宇鑫;叶茂生;刘刚;张崎;李红霞;陈景杰;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及其 装卸 过程 保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浮式平台高度方向设有多层容积成比例设置的舱室,每层舱室满载和装卸载过程中的重心始终位于浮式平台整体重心所在的竖直线上;装载过程中,通过调节不同层舱室装载原油或海水,使浮式平台始终保持恒定的排水量,保持水线面位置不发生变化;
多层容积成比例设置的舱室容积为等比分舱:相邻上下两舱室容积比等于其存储的液体密度的反比;对于浮式平台存储的液体为海水和原油,舱室的体积比遵循如下公式:
其中VA为所述相邻两舱室中,位于下层的舱室容积;VB为位于上层的环形舱室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平台,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每层舱室为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整体舱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式平台,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每层舱室为一环形舱室,所述环形舱室的截面尺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式平台,其特征还在于每层环形舱室中设有多个底部具有开口的横舱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式平台,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浮式平台具有双层壳体和双层底,在双层底内设置有调载舱;所述调载舱的容积与其上方的环形舱室的容积比等于其存储液体密度的反比,浮式平台存储海水和石油时,上方的环形舱室与调载舱的容积比等于水与石油的密度比;调载舱为环形,重心位于所述竖直线上;
原油满载状态下:所述环形舱室均储满原油,调载舱处于空载状态;
输出原油作业时:向所述调载舱中灌注海水,同时抽取调载舱上层环形舱室的原油;当所述的上层环形舱室的原油全部排空时,在该环形舱室中灌注海水,同时抽取该环形舱室上层的环形舱室的原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位于最上层的环形舱室处于空载状态,完成原油输出;
抽取原油和灌注海水作业同时进行,保持在作业过程中,浮式平台的重心保持恒定;
输入原油作业时:在顶层处于空载状态的环形舱室中注入原油,同时开始排空次顶层环形舱室中的海水;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最底层环形舱室注满原油,所述调载舱处于空载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式平台,其特征还在于:调载舱为两个重心重合的环形的调载舱I和调载舱II,两个调载舱的重心位于所述的竖直线上;
所述调载舱I和调载舱II的容积之和与最底层环形舱室的容积比等于其存储液体密度的反比,存储海水和石油时,上方环形舱室与调载舱的容积比等于水与石油的密度比;
所述调载舱I或调载舱II满载海水的质量等于所述次顶层环形舱室满载海水与顶层环形舱室满载原油的质量差;
原油满载状态下:多个环形舱室均储满原油,调载舱I和调载舱II处于空载状态;
输出原油作业时:在所述调载舱I和调载舱II中分别灌入海水,同时开始抽取调载舱上层环形舱室的原油;在排空原油的环形舱室中灌入海水,同时抽取该环形舱室上层的环形舱室的原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位于最上层的环形舱室处于放空状态;当顶层环形舱室原油排空时,为了保持浮式平台整体的重心不变,排空所述调载舱I或调载舱II装载的海水;
输入原油作业时:首先在顶层处于空载状态的环形舱室中灌注原油,开始排空次顶层环形舱室的海水,同时在所述调载舱I或调载舱II中灌注海水;保证浮式平台重心不发生改变;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最底层环形舱室注满原油,此时所述调载舱I和调载舱II为空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5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