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均匀棒距的文丘里棒层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92861.7 | 申请日: | 2014-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刚;张玉明;朱喆;王江云;詹敏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B01D47/10 | 分类号: | B01D47/10;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文丘里棒层 | ||
1.一种非均匀棒距的文丘里棒层,其特征在于:覆盖喷淋塔全截面的文丘里棒层至少由一块非均匀排布的耐腐蚀金属或非金属实体棒或空心管组件及其支架所构成,设置在喷淋塔的气体进气段出口与气体吸收段之间、和气体吸收段内;各块棒或管组件中的棒或管间距根据其所安装的塔区域的气体流动速度分布确定,气流速高的区域采用较小间距,气流速低的区域采用较大间距;并且,文丘里棒或管组件中的棒或管间距非均匀,为2~200mm;
并且,设置在喷淋塔的气体进气段出口与气体吸收段之间的文丘里棒层的通气率:从塔进气侧开始,沿塔直径D方向先由35~40%逐渐递减,到达0.85D位置降低到10~15%,然后再升高到25%;
设置在气体吸收段内的文丘里棒层由9块棒间距不相同的耐腐蚀金属或非金属实体棒或空心管构成文氏棒组件组成,固定在塔体的内壁的支撑架上,用以“均化”塔中心气速高边壁低的气流分布并有效的建立棒层上表面液体薄层;喷淋塔径为D,位于塔中心的文氏棒组件的尺寸为0.3D×0.3D,通风率15%;位于塔周边的文氏棒组件的通气率为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棒距的文丘里棒层,其特征在于:文丘里棒组件中棒或管间距为5~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棒距的文丘里棒层,其特征在于:文丘里棒组件中的各棒或管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其他非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棒距的文丘里棒层,其特征在于:文丘里棒组件中的各棒或管的截面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棒距的文丘里棒层,其特征在于:在喷淋塔内采用两层棒层为一组进行设置,两层棒层一组中上、下两棒层的棒间距不相同或相同;上、下两棒层间在高度方向上有一定层距,棒层距为棒径或非圆截面棒的水力直径的0.1~10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均匀棒距的文丘里棒层,其特征在于:两层棒层一组中上、下两棒层的棒层距为棒径或非圆截面棒的水力直径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28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水分离用磁性多孔碳/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活性炭滤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