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酚改性减水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90136.6 | 申请日: | 2014-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宫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铭源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8/18 | 分类号: | C08G8/18;C04B24/22;C04B103/3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苯酚 改性 水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酸系减水剂,具体是一种苯酚改性减水剂。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送施工设备应用的普及,大大推动了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发展。现代混凝土朝高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保坍性以及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内研制和生产并且被广泛使用的高效减水剂,按照其化学成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改性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蜜胺树脂系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概括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1)在保持拌合物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其工作性能;(2)在保持和易性不变的前提下,掺入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减少 5%-25%,提高混凝土强度 5%-30%;(3)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使用减水剂可以降低水泥用量的 5%-20%。总之,减水剂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资料显示,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具有对水泥粒子的高度分散性,减水率高,并具有控制坍落度损失的功能;且成本不高,生产工艺简单,是国内外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效减水剂。但是,氨基磺酸系减水剂的减水率在掺量1.0%时通常也只能达到20%,减水率并不高,而且也会出现泌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酚改性减水剂,在减水剂分子苯环上引入磺酸基团,提高了减水剂分子亲水性,使得产品具有更好的减水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苯酚改性减水剂,将苯酚经磺化后再与甲醛缩合合成,其反应如下:
;
。
所用的原料及生产方法如下:
a苯酚
b发烟硫酸
c甲醛
d氢氧化钠 ;
原料的摩尔比为:a: b: c: d = 1 : 1.5~2 : 3~3.5 : 2.5~3;将a加入密闭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90度,将b用1小时缓慢滴加到反应釜,并继续搅拌4小时;降温至60度,将d溶入适量水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将c用3小时均匀滴加入反应釜,控制反应釜内温度80-90度,继续保温2小时,反应结束。
其优选的原料的摩尔比为:a: b: c: d =1: 1.5 : 3: 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苯酚改性减水剂,在减水剂分子苯环上引入磺酸基团,提高了减水剂分子亲水性,使得产品具有更好的减水效果,在掺量1.0%时达到25%左右,而且无泌水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1
苯酚改性减水剂所用的原料为:
a苯酚
b发烟硫酸
c甲醛
d氢氧化钠 ;
摩尔比为:a: b: c: d = 1 : 2 : 3.5 : 3;将a加入密闭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90度,将b用1小时缓慢滴加到反应釜,并继续搅拌4小时;降温至60度,将d溶入适量水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将c用3小时均匀滴加入反应釜,控制反应釜内温度80-90度,继续保温2小时,反应结束。
实施例2
原料组成及其配比为:
a苯酚
b发烟硫酸
c甲醛
d氢氧化钠 ;
摩尔比为:a: b: c: d = 1 : 1.8 : 3.2 : 2.5;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原料组成及其配比为:
a苯酚
b发烟硫酸
c甲醛
d氢氧化钠 ;
其摩尔比为:a: b: c: d =1: 1.5 : 3: 2.5。
将实施例1、2和3的减水剂(20%固体含量)掺入水泥或者混凝土中测得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减水率。
由表可知,水泥初始流动度较大,经时损失小,而且无泌水现象。本产品的减水剂能达到25%左右,高于普通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铭源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市铭源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