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3453.5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含;刘合;李良川;王建平;孙福超;肖国华;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穆魁良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偏心 阀配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注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斜井分层注水测调的方法中,桥式同心配水器分层注水测调工艺得以迅速发展,而桥式同心配水器是该工艺中的关键配件。桥式同心配水器作为分层流量调节设备,主要由同心调节筒机构和固定式同心可调节套筒阀组成。桥式同心配水器的优点在于:在分层注水测调工艺中实现了免投捞,对接成功率高,测调作业效率高,测调作业遇阻风险低等。但是,其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桥式同心配水器中的调节阀为同心双套筒阀,其直径相对较大,因而阀全关时,两套筒之间的缝隙的圆周长也相对较长,即形成的缝隙总面积就相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流量漏失量相对较大;此外,由于调节阀的直径相对较大,在工作压差较高时,同心双套筒阀的两套筒之间O型密封件产生的总摩擦力也相对较大,因而存在同心双套筒调节阀难以调节、容易锁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其能够解决桥式同心配水器流量漏失量大和调节阀容易锁死的问题。
本发明的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具备外管,在该外管中设置有定位套,在所述定位套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外管同心的过渡套筒,所述过渡套筒经由齿轮传动组与直线位移机构相连,在所述直线位移机构的下部连接有可调偏心阀。
此外,优选为:所述齿轮传动组由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而成,所述大齿轮与所述过渡套筒的下端相连,在所述小齿轮的中心设有螺纹。
此外,优选为:所述直线位移机构由轴杆和导向套构成,所述轴杆的上端外部设有螺纹从而与所述小齿轮的螺纹螺合,所述轴杆的下段与所述可调偏心阀的陶瓷阀芯相连,所述导向套设置为围绕所述轴杆的外周。
此外,优选为:在所述直线位移机构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经由所述导向套抵靠于所述小齿轮。
此外,优选为:所述可调偏心阀由陶瓷阀芯和陶瓷阀套组成,在所述陶瓷阀芯的下部设有线性V形开口。
此外,优选为:所述过渡套筒在筒内具备多个凹形槽。
此外,优选为:所述定位套由四个带有笔尖的立柱组成,其中一对笔尖高于另一对笔尖。
此外,优选为:所述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还具备桥式通道,所述桥式通道构成为在所述外管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此外,优选为:所述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在所述外管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分别与上部油管和下部油管相连。
此外,优选为:所述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具备上密封段和下密封段,它们在测量单层流量或验封时与井下相关仪器的密封皮囊配合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使用可调偏心阀来代替桥式同心配水器中的同心双套筒阀,从而减小了阀的直径。因此,改善了由于阀的直径较大、周长较长导致的阀的流量漏失量大的问题;此外,解决了由于调节阀的直径较大而导致的调节阀容易锁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的剖视图。
图2是将图1的A虚线框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C-C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外管,2:上接头,3:定位套,4:过渡套筒,5:齿轮传动组,51:大齿轮,52:小齿轮,6:直线位移机构,61:轴杆,62:导向套,63:弹簧,7:可调偏心阀,71:陶瓷阀芯,72:陶瓷阀套,8:上密封段,9:下密封段,10:下接头,11:桥式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同心调偏心阀配水器,其具备外管1,在该外管1中设置有定位套3,在所述定位套3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外管1同心的过渡套筒4,所述过渡套筒4经由齿轮传动组5与直线位移机构6相连,在所述直线位移机构6的下部连接有可调偏心阀7。所述过渡套筒4经由齿轮传动组5向直线位移机构6传递扭矩,直线位移机构6用于将扭矩转换为直线位移。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齿轮传动组5由大齿轮51和小齿轮52啮合而成,所述大齿轮51与所述过渡套筒4的下端相连,在所述小齿轮52的中心设有螺纹。在本实施方式中,大齿轮51与小齿轮52的齿数比为13: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钢筋绑扎平台
- 下一篇:基于小型电芯的电池模块、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