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仓体块拼接成仓体子圈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70436.8 | 申请日: | 2014-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庄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维健 |
| 主分类号: | E04H7/30 | 分类号: | E04H7/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仓体块 拼接 成仓体子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由仓体块拼接成仓体子圈的方法,是涉及大型仓储构筑物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储存固体物料的大型筒仓通常采用钢板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昂贵。通常一座具有数千或上万立方米容积筒仓的造价,其单位容积造价要高达约1000(元/立方米)。由于造价高,所以现有筒仓应用范围很有限,一般仅限于储存粮食、煤炭、水泥等。
而且现有大型筒仓均为刚性结构,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若一旦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则极易造成仓体开裂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仓体块是由若干环筋和若干立筋相交焊接构成。
在仓体块端部拼接处,钢丝绳左端附着在左侧环筋端部,并采用钢丝绳卡头锁紧,钢丝绳右端附着在右侧环筋端部,也采用钢丝绳卡头锁紧,使钢丝绳连接两环筋端部,所述钢丝绳是长度约0.8米的短钢丝绳(以下同)。
在仓体块端部拼接处,多根环筋端部连接后即实现仓体块端部的拼接。
所选用仓体块(至少一块,通常是多块)的端部都拼接完成后,形成仓体子圈呈圆筒状。
多节仓体子圈向上叠加便形成筒仓体。
为使筒仓内储存物料与外界环境隔绝,还应该在筒仓体内壁附着衬垫层,或者在筒仓体外包裹密封布。
本发明采用钢丝绳连接仓体块端部环筋的优越性在于:由多股细钢丝缠绕的钢丝绳与环筋合并,并且采用钢丝绳卡头锁紧后,钢丝绳呈半包裹状紧密附着在环筋表面,会产生很大的咬合力,因此可以非常牢固地将两环筋端部连接在一起。此外,在进料或出料过程中,仓体块的拼装和拆卸也很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制造的大型筒仓主要有以下两个优越性:
其一是造价非常低廉,与现有技术筒仓单位容积造价约1000(元/立方米)相比,同样是建造一座具有万立方米容积的筒仓,本发明筒仓单位容积造价约为50(元/立方米),仅是现有筒仓造价的约二十分之一。
正因为廉价,所以应用范围可大大扩展,特别适用于储存固废料,如:生活垃圾、秸秆、畜禽粪便、污泥、水葫芦、尾菜等……,它可以作为这些固废料的大型生物发酵仓。
其二是能够适应不良地基。因为本发明仓体属柔性构造,即使地基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也不会损坏,比如:本发明储存生活垃圾的大型筒仓可以建立在已经覆土封场的垃圾填埋场上,而不必另外占用良田。
筒仓容量大就意味着仓体尺寸要大,比如建造一个具有万立方米容积的圆形筒仓,仓体直径要达25米,所以单个仓体子圈通常也是由多个仓体块经拼接围合而成的,本发明的内容就是描述仓体块两相邻端部之间的拼接方法。
现有钢板筒仓和现有钢筋混凝土筒仓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筒仓体一旦制造完成其高度是始终不变的,无论是满仓还是空仓。所以现有技术制作的筒仓体都是一次性焊接或浇筑完成,在进料或出料时都无需拼装和拆除筒仓体。
而本发明筒仓体与现有筒仓体相比要轻薄得多,本发明筒仓体的稳定是必须依靠筒仓内填充物料来支撑的,如果筒仓内物料增加,则筒仓体应该随之升高(即向上叠加仓体子圈);反之若筒仓内物料减少则筒仓体必须随之下降(即将顶部仓体子圈拆除)。故本发明筒仓体必须具有可多次拆卸和拼装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A型仓体块展开图
图2为B型仓体块展开图
图3为A型仓体块端部拼接图
图4为B型仓体块端部拼接图
图5为一节仓体子圈立体图
附图中标记:1.环筋;2.立筋;3.钢丝绳;4.钢丝绳卡头;5.线绳绑扎;6.对接螺栓;7.示意仓体块端部对接处。
具体实施方法
不例一:
某A型仓体块如图1所示,环筋1为钢筋,立筋2为扁钢带(或钢筋)。所有环筋1和立筋2相交点均焊接,A型仓体块的端部拼接构造如图3所示。
A型仓体块端部拼接步骤如下:
步骤A1:在对接处7将A型仓体块端部的两根立筋2合并,并采用线绳绑扎5。为有利于立筋2绑扎,A型仓体块的首尾立筋2采用钢筋,其余立筋2采用扁钢带。
步骤A2:在某一对接环筋1端部,钢丝绳3左端附着在对接处7左侧环筋1端部,并采用钢丝绳卡头4锁紧,钢丝绳3右端附着在对接处7右侧环筋1端部,也采用钢丝绳卡头4锁紧。
步骤A3:重复步骤A2,分别将在其它需要对接的环筋1端部,同样采用附着钢丝绳3,并将钢丝绳3两端与两环筋1端部锁紧的方法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维健,未经庄维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0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度结构磷酸钙生物陶瓷
- 下一篇:用于三维列印含微胶囊材料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