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65555.4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6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与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触控感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一般通过彼此独立的触控系统与显示系统来实现。系统整合与成本缩减在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中是不变的。随着制作工艺技术的进步,触控面板现在可成功地整合至显示面板中,因此,使用者能通过触控操作直接的对电子装置执行需要的操作。一般说来,触控面板中的多个感测单元与多个像素单元以二维平面矩阵的形式配置,并依据多个感测信号来更新画面与侦测被决定的触控点。
一般说来,触控面板可侦测触控操作与非触控状态两者之间的电性差异。电性差异通常很小,因此必须避免杂讯的干扰。然而,当触控面板被驱动时,多个扫描信号、多个数据信号以及共用电极信号传送至触控面板,而当这些信号改变时,则会对触控面板产生干扰。在发展的趋势下,触控面板被整合至显示面板内会使干扰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针对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上述驱动方法能减少触控面板的电阻-电容(R-C)负载、简化制造过程以及减少触控面板整体的厚度。触控显示装置也可使用相同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层、第二电极组以及图案化共用电极层。扫描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数据线沿着第一方向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各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交错,至少部分数据线形成第一电极组。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子集。第二基板反向配置于第一基板,并 具有上表面以及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下表面面向第一基板。显示介质层介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二电极组配置于第二基板的上表面。第二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二方向配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子集,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错。图案化共用电极层配置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并包括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子集与第二电极子集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模块、感测模块以及控制单元。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主动元件、第二基板、显示介质层、第二电极组以及图案化共用电极层。扫描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数据线沿着第一方向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各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交错。至少部分数据线形成第一电极组。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子集。各主动元件耦接至扫描线的其中之一与数据线的其中之一。第二基板反向配置于第一基板,具有上表面以及相对上表面的下表面,下表面朝向第一基板。显示介质层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二电极组配置于第二基板的上表面。第二电极组包括沿着第二方向配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子集,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错。图案化共用电极层配置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并包括多个开口。第一电极子集经由开口暴露于多个第二电极子集。驱动模块耦接触控显示面板,并经配置以在画面期间的显示驱动期间提供多个像素电压至多个主动元件,并在画面期间的触控感测期间提供多个感测电压至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的其中之一。感测模块耦接触控显示面板以接收来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的其中之另一的多个感测信号。控制单元耦接驱动模块与感测模块,并经配置以控制驱动模块与感测模块。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上述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画面期间的显示驱动期间,多个像素电压提供至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多个主动元件,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反向于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多条扫描线、配置于第一基板并与扫描线交错的多条数据线、配置于第二基板的第二电极组以及配置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并包括多个开口的图案化共用电极层,第一电极组经由开口暴露于第二电极组。在画面期间的触控感测期间,驱动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的其中之一。在触控感测期间,接收来自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的其中之另一的多个感 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5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的背光组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