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及水稻昆虫饲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65152.X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倩;魏太云;陈红燕;贾东升;毛倩卓;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克力 水稻 昆虫 饲养 方法 | ||
1.一种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和育苗盘,所述笼体是由多块亚克力板制作而成的箱形结构,所述笼体正面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的笼门,所述笼门为插板,所述笼体正面设置有与相应插板横向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笼体背面设置有防虫网,所述笼体内的底部和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安放相应育苗盘的卡槽结构,所述育苗盘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吸水纸的铁线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插板的限位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结构包括两根分别设置于两侧内壁上的卡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两侧面分别开设有透气窗,所述透气窗设置有防虫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网为120目的高密度防虫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板的厚度为0.3 cm。
7.一种水稻昆虫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克力水稻昆虫饲养笼,将饲养笼放置于饲养室内,并按以下步骤:
步骤一,育苗:将吸水纸平铺在育苗盘内并用铁线框夹紧固定,将已露白的水稻种子撒在吸水纸上,37℃光照育种,待水稻长至3-5 cm,便可饲喂昆虫;
步骤二,移虫:将长有水稻苗的育苗盘推入笼体内底部的卡槽,将昆虫移入,关上笼门,昆虫便可马上取食水稻苗;
步骤三,浇水:稍微打开笼门,小心往育苗盘里浇水,防止昆虫逃逸;
步骤四,换苗:当水稻高度超过12 cm时,倾斜饲养笼,使底部育苗盘里的水通过防虫网空隙流尽;将饲养笼背对光源,吸引昆虫朝背面活动;打开笼门,将长有新鲜水稻苗的育苗盘倒置后推入笼体内顶部的卡槽;关上笼门,颠倒饲养笼,使新的水稻苗位于底部并按正常方向生长,老的水稻苗位于顶部倒置,昆虫就被吸引到新鲜水稻苗上取食;待老水稻苗因倒置缺水而干死后,抽出顶部育苗盘;
步骤五,取虫:当实验需要取虫时,倾尽育苗盘里的水,颠倒饲养笼,使水稻苗位于顶部并朝下;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饲养笼背面对着光源,轻轻驱赶水稻苗上的昆虫,使其掉落或集中在背面的防虫网上,用吸虫管直接吸取昆虫;
步骤六,产卵孵化:收集成虫,在水稻苗上产卵3天;3天后,放入新苗,方法同步骤四相同;将产卵苗放入新的饲养笼中,待其孵化出新若虫;每3天产卵在一盘苗上,则孵化的新若虫虫龄一致,且随着若虫长大,保证各虫龄的昆虫都具备,方便后续实验的开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昆虫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用手轻轻将停留在老水稻苗上的昆虫驱赶至新鲜水稻苗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昆虫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为稻叶蝉和稻飞虱。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昆虫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室的环境参数设定如下:(1)光照:以30瓦日光灯为光源,每天定时光照16小时;(2)温度:温室恒定温度26℃;(3)通风:排气扇定时排气,保持空气新鲜;(4)湿度:除湿机恒定运行,保持湿度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51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