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中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57403.X | 申请日: | 2014-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峰;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冬峰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中水 深度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污水处理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中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水,也称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大量的中水用作景观用水。城市中水(以下简称中水)作为城市的第二种水源,具有水量大、水质稳定、来源可靠和不需要长距离引水等特点,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再生水资源。中水回用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不足、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和减少污水排放,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中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虽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质也优于工业污水,但有一些指标仍然较差,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如COD、悬浮物和微生物等。因此,城市中水必须进行适当处理后才能回用。
城市中水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感官上表现为水中藻类呈几何级数增长、水中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呈现不同颜色,危害水中动植物及人类健康,使水生态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水味变腥臭,水透明度下降,水体浑浊,使景观水体丧失观赏、娱乐等美学价值。因此,提高城市中水的深度处理力度,使之用于景观用水时能够保证对人体、动物体、水体没有损害,是本领域中一大技术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中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对城市中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污染物基本被去除,能够满足景观用水放入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中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所述中水的COD值在65-95mg/L之间,所述的方法包括顺次进行的粉煤灰吸附剂处理、生物除臭剂处理、生物净化剂处理、改性沸石吸附处理;具体为:
(1)粉煤灰吸附剂处理:将中水引入粉煤灰处理池中,向池中投入粉煤灰吸附剂对中水进行前处理,粉煤灰吸附剂投加重量和中水重量比例在0.8-2.8:100之间,处理时间为3-36h;所述的粉煤灰吸附剂由如下方法制备:(A)、按照重量份数:生石灰10-15份,蒙脱土5-9份,蛭石1-5份,粘土2-20份,甲基纤维素2-6份,溴化钠1-2份,氧化铝5-10份,粉煤灰100-240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直径为35-45mm球形颗粒,再在隧道窑于950-980℃下烧结2-3h,冷却后得到粉煤灰吸附剂前体;(B)、配制摩尔浓度为1-1.5mol/L的溴化钠水溶液,将步骤(A)得到的粉煤灰吸附剂前体倒入所述溴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16-24h,(C)、将经过步骤(B)浸渍处理的粉煤灰吸附剂前体放入真空烘箱中干燥处理10-20h后,得到粉煤灰吸附剂;
(2)生物除臭剂处理:将粉煤灰吸附剂处理的中水引入生物除臭池中,向池中投加生物除臭剂,生物除臭剂投加重量和中水重量比例在0.1-0.8:100之间,处理时间为3-5天;所述的生物除臭剂的微生物菌种组成为:嗜酸乳杆菌106-109个/mL、短小芽孢杆菌106-109个/mL、枯草芽孢杆菌106-109个/mL、荧光假单胞菌105-107个/mL、沼泽红假单胞菌105-107个/mL、班图酒香酵母菌104-106个/mL、平常假丝酵母菌104-106个/mL、扩张青霉104-106个/mL、米根霉104-106个/mL、绿色木霉104-106个/mL、细黄链霉菌104-106个/mL和灰色链霉菌104-106个/mL;
(3)生物净化剂处理:将生物除臭剂处理的中水引入生物净化池中,向池中投加生物净化剂,生物净化剂投加重量和中水重量比例在0.8-6.8:100之间,处理时间为5-9天,调整曝气条件使得中水中的溶解氧的量为3-4mg/L;所述的生物净化剂中的菌种包括血色红假单胞菌,泾阳链霉菌,以及乳酸链球菌,所述的菌种的培养基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红糖5-6%,酵母粉1-2%,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冬峰,未经刘冬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生物晶片检测装置及其光源的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