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厨余垃圾分类垃圾桶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51969.1 | 申请日: | 2014-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彬 |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垃圾 分类 垃圾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分类垃圾桶,尤其是指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分级设置容量、以专用的可降解厨余垃圾袋实施垃圾收纳投递并通过垃圾袋上的条形码实施垃圾分类的追溯管理,通过垃圾桶内置传感器感知工作状态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上传数据,利用手机客户端软件实施智能控制的厨余垃圾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当前以北京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大型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的问题,不断增长的人口产生出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而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无法消化这些不断增量的垃圾。因为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有较大比重,厨余垃圾属于有机垃圾,不易燃、易腐烂,采用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理都不合适,有机堆肥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对其实施处理的前提是有效的垃圾分类,混入其他垃圾的厨余垃圾无法被现有技术有效处理。同时由于厨余垃圾易腐烂的特点,及时的处理会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技术使得厨余垃圾能够被正确分类并得到及时的处理,这成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城市产生的厨余垃圾的有效分类和及时处理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分类垃圾桶,通过分级设置控制其容量,利用配套设计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和在垃圾桶内设置的传感器对垃圾的投放行为进行智能控制,通过与之配套的厨余垃圾袋上的身份条码实施对垃圾分类的追踪监控,使得厨余垃圾在不混入其他垃圾的前提下尽快被输送到社区内的垃圾分类收集站点,以便后续的运输和处理环节得以有效实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以分级式精细设计厨余垃圾桶的容量,以略大于家庭平均每日产生的厨余垃圾量为准,在保证厨余垃圾的及时倾倒的同时节约制造垃圾桶的材料。垃圾桶内的压力传感器将桶内放入和取出垃圾的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发送给指定手机,手机内的客户端软件利用这些信息对用户的垃圾投放行为进行管理,根据厨余垃圾桶的容量配套相应容量的厨余垃圾袋,垃圾袋上贴有唯一性条码以实现垃圾分类的追溯管理,计算机后台控制程序收集用户使用信息并建立档案管理,根据其具体情况发送必要的指导信息,并通过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有计划的引导提升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减少了厨余垃圾桶的容积,并通过手机客户端的控制减少了厨余垃圾在用户家庭内停留的时间,使得在厨余垃圾桶内混入其他垃圾的几率大幅降低,同时由于及时倾倒,也降低了其腐烂变质的几率,为后端的运输和处理带来了便利。
由于厨余垃圾被单独存放投递,并通过手机智能程序提醒用户及时倾倒,减少了厨余垃圾在居室内停留的时间,避免了因垃圾腐烂变质对居室空气的污染,同时由于厨余垃圾桶根据家庭的厨余垃圾日产生量设计,有效节约了室内空间,为家庭内厨余垃圾的有效处置提供了方便。
由于本发明包含了与垃圾桶配套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就获得了一个与用户信息沟通的专用渠道,通过它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垃圾分类指导,还可以利用各种线上线下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可以创造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时尚,构建与垃圾分类相应的社群,引领影响人们的行为,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垃圾分类的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不同类型家庭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量设计制造一系列若干容量等级的厨余垃圾桶。比如可根据“二人家庭”、“三口之家”、“三代同堂”分别设计S、M、L三种型号,关键是使其容量只略大于家庭每日产生的厨余垃圾量,以保证厨余垃圾的及时倾倒。
利用可降解材料生产配套的厨余垃圾袋,垃圾袋铺入厨余垃圾桶中,投入厨余垃圾后用垃圾袋将其提出并送到社区内的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站点。此类厨余垃圾袋上贴有与每一家庭对应的唯一性条码,这些条码可在发放厨余垃圾袋时在输入用户信息后由专门的打码机现场打印粘贴。垃圾分拣员在分拣垃圾时利用专门设计的基于手机的分拣员工作终端程序通过扫码确定垃圾的来源家庭(出于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分拣员扫码后用户家庭只是由系统自动识别,分拣员本人并不知道垃圾来自何处),如分类有误可利用工作终端程序将垃圾拍照上传,系统会将照片和相应的分类指导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客户端,同时分拣员还将垃圾分类执行情况评价上传,系统会将其录入相应用户的电子账户,以作为奖励或惩罚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彬,未经段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变结构涡旋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直驱潜油电动螺杆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