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建筑伸臂桁架构件截面尺寸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45906.5 | 申请日: | 2014-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9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董耀旻;赵昕;余天意;江祥;周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层建筑 桁架 构件 截面 尺寸 优化 方法 | ||
1.一种超高层建筑伸臂桁架构件截面尺寸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超高层建筑沿高度方向以区为单位划分,将各区中设置的伸臂桁架设定成多个优化组,各组的内构件的截面尺寸相同;
2)在每个组内选定优化变量;
3)以层间位移角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变量和层间位移角约束的关系,该关系可通过虚功原理实现,具体表达式为:
式中,δs为s层的层间位移角,Qs为作用于s层的虚拟力偶,N为构件数目,L(m)为构件m的长度,N为构件个数,为在设计荷载工况下构件m节点i的节点力向量,为在设计荷载工况下构件m节点j的节点力向量,为在虚拟荷载工况下构件m节点i的节点力向量,为在虚拟荷载工况下构件m节点j的节点力向量,为构件m的对角刚度矩阵,对角线上元素依次为,1/EA、1/GAY、1/GAZ、1/GIX、1/EIY和1/EIZ,A为构件截面面积,AY和AZ为分别为沿y轴和z轴的剪切面积,IX、IY和IZ分别为绕x轴、y轴和z轴的截面惯性矩,E为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G为构件材料的剪切模量,[δ]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以结构第一自振周期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变量和周期约束的关系,该关系可通过虚功原理和瑞利法实现,具体为:
式中,W为模态力做的功,为在模态力工况下构件m节点i的节点力向量,为在模态力工况下构件m节点j的节点力向量,w为结构特征值,WU=(TU/T0)2W0=4π2(TU/T0)2/(T0)2,T0和TU为结构初始第一自振周期和目标周期,W0为初始结构的应变能;
4)以伸臂桁架体积最小建立伸臂桁架构件尺寸优化的目标函数,具体为:
式中,Ai和Li分别为构件i的截面面积和长度;
5)根据步骤3)的约束条件和步骤4)的目标函数,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构件尺寸的优化,获得最优的伸臂桁架构件截面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9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