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43909.5 | 申请日: | 2014-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T·比尔曼;H·马丁尼;I·费尔南德斯;T·川村;H·吉田;D·金;K·裴;M·尤格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分类号: | F16H48/10;F16H48/3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变速器 | ||
差动变速器,其具有:回转承载件;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用于支承回转承载件以绕回转轴线回转;第一从动太阳轮,其相对于回转轴线同轴设置并形成第一从动太阳轮齿部;第二从动太阳轮,其相对于回转轴线同轴设置并形成第二从动太阳轮齿部;回转行星组,其将第一和第二从动太阳轮可反向旋转地传动耦合并包括回转行星,回转行星与回转承载件一起回转并可相对于回转承载件绕行星轮轴线旋转。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有第一和第二滚动轴承,其分别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在第一从动太阳轮及第二从动太阳轮上分别装配与从动太阳轮一起运行的插接元件,第一或第二从动太阳轮通过插接元件形成的引导结构轴向支撑在第一或第二滚动轴承的至少一个轴承环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变速器,其具有回转承载件、第一和第二从动太阳轮,所述从动太阳轮分别实施成圆柱齿轮,其中,通过所述差动变速器件施加在回转承载件上的驱动功率分到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太阳轮上。
背景技术
差动变速器通常实施为行星齿轮变速器并且主要用于使通过功率输入端供入的输入功率分支或者分配到两个驱动轴上。最常见的是,差动变速器被用作汽车行业中所谓的轴差动变速器。在这里,通过驱动马达提供的驱动功率通过差动变速器分配到被驱动的工作轮的轮驱动轴上。在此,两个通往工作轮的轮驱动轴以被相同大小的转矩、也就是平衡地驱动。在直线行驶的情况下,两个工作轮旋转同样快慢。在曲线行驶的情况下,这些工作轮的转速相互不同。桥差动变速器允许所述的转速差。所述转速可以被自由地调整,只有两个速度的平均值不变。在过去,这些差动器在大范围内实施为所谓的锥形齿轮差动器。除了这样的结构形式之外,差动变速器也以所谓的圆柱齿轮差动器的形式实施。在这种圆柱齿轮差动器的情况下,用作功率输出端的从动太阳轮的耦合通过至少两个相互配合并且从而可反向旋转地在传动方面耦合的回转行星实现,这些回转行星典型地实施为圆柱齿轮。
由US8,221,278B2公开了一种圆柱齿轮差动器,该圆柱齿轮差动器包括回转承载件,所述回转承载件由圆柱齿轮圈以及一对轴向接合到所述圆柱齿轮圈上的轮毂盖组成。这些轮毂盖实施成板材成形件并且如此轴向地轮廓成形,使得这些轮毂盖在组装状态中形成接收腔,在所述接收腔中接收有第一和第二分别实施成圆柱齿轮的从动太阳轮。两个从动太阳轮通过回转行星以相反方向在传动方面耦合。这些回转行星形成第一回转行星组和第二回转行星组。第一回转行星组的回转行星与第一从动太阳轮配合,第二回转行星组的回转行星与第二从动太阳轮配合。这些回转行星的在传动方面的耦合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这些回转行星在圆柱齿轮齿部相互轴向错位的情况下接合在一起。圆柱齿轮齿部的在此露出的、相互背离的区段配合到相应的从动太阳轮中。此外,这些回转行星通过轴承栓支承。这些轴承栓以其端部区段安置在接收孔中,这样的接收孔构造在轮毂盖中。被设置用于驱动圆柱齿轮差动器的圆柱齿轮圈和装配在该圆柱齿轮圈上的轮毂盖形成一个刚性的回转承载件结构。这些从动太阳轮通过滚动轴承轴向地并且径向地支撑在所述回转承载件结构中。这些滚动轴承实施成圆柱滚子轴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差动变速器,该差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有利的机械运行特性和从动太阳轮的在结构机械以及摩擦学观点方面的有利引导。
根据本发明,上文所提到的任务通过一种差动变速器解决,其具有:
-回转承载件;
-回转承载件支承装置,用于支承所述回转承载件以便绕回转轴线回转;
-第一从动太阳轮,其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一从动太阳轮齿部;
-第二从动太阳轮,其同样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同轴地布置并且形成第二从动太阳轮齿部;
-回转行星布置组件,这样的回转行星布置组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从动轮可反向旋转地在传动方面耦合并且为此包括回转行星,所述回转行星与所述回转承载件一起回转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回转承载件绕行星轮轴线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3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