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用转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41535.3 | 申请日: | 201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武宏;中尾俊一;楠武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1F5/00 | 分类号: | B61F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转向架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80033374.2(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04514)、申请日为2012年7月12日、发明名称为“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省略了侧梁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
背景技术
在铁道车辆的车身的地板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持车身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转向架,在该转向架上,容纳支持轮轴的轴承的轴箱相对于转向架构架在上下方向上可发生位移地由轴箱支持装置支持。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轴箱支持装置,转向架构架具备在横方向上延伸的横梁、和从该横梁的两端部起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梁,轴箱支持装置具备由介设在轴箱和位于其上方的侧梁之间的螺旋弹簧构成的轴弹簧。
又,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转向架构架中省略了侧梁的部分的转向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7990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5-479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的转向架中,由横梁及侧梁构成的转向架构架是将大重量的钢材相互焊接等制成的,因此存在转向架的重量增大且钢材成本和组装成本增高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的转向架中,转向架的横梁和轴箱相互保持一定距离地通过支持机构构件连接,并且板簧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保持固定在横梁的横方向两端部上,该板簧的前后方向两端部插入于设置在轴箱的下部的弹簧支座内。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转向架的情况下,万一左右任意一侧的板簧被折断等受到损伤时,该板簧不能按照设计发挥支持功能,导致横梁的横方向的一端部超过预期地向下方移动。也可以考虑设置多个板簧,即使一部分的板簧损伤也可通过剩余的板簧确保足够的支持功能,但是需要使板簧的弹簧常数与设计要求匹配,因此较多的情况下无法设置多个板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使万一板簧发生损伤等也可以适当地支持横梁,从而改善板簧转向架的可靠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具备:用于支持铁道车辆的车身的横梁;夹着所述横梁在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及后方沿着车宽方向配置的前后一对的车轴;设置于所述车轴的车宽方向两侧上,旋转自如地支持所述车轴的轴承;容纳所述轴承的轴箱;在支持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状态下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其车辆长度方向两端部支持于所述轴箱的板簧;和在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中至少一侧的端部超过所述板簧的规定的弹性变形范围而向下方产生位移时,支持所述横梁的所述端部的备用支持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在万一板簧发生损伤等而横梁的横方向的端部超过板簧的规定的弹性变形范围并向下方产生位移时,备用支持机构支持横梁的端部,因此可以通过备用支持机构确保所要求的支持功能。因此,即使万一板簧发生损伤等也可以适当地支持横梁,可以改善板簧转向架的可靠性。
发明的效果:
由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即使万一板簧发生损伤等也可以适当地支持横梁,可以改善板簧转向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转向架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机构的支座及其附近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2的V-V线截面上的横梁和板簧以及备用支持构件的要部剖视图;
图6是图2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转向架的板簧和轴箱的支持构件的要部侧视图;
图8是说明对图7所示的轴箱的盖的安装的要部后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板簧转向架的要部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侧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部分剖视的要部侧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侧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侧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形态的转向架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转向架的要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玻璃刮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