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7853.2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3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辉;蒋婷婷;高志伟;李彦伟;赵永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67/04;C08L71/03;C08L67/02;C08L5/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改性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质沥青100份,聚乳酸0.5~10份,氯醚橡胶0.0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0.01~2份,甲壳素0.02~2份,硅烷偶联剂0.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质沥青100份,聚乳酸2~9份,氯醚橡胶0.3~1.8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0.3~1.8份,甲壳素0.1~1.5份,硅烷偶联剂0.3~0.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质沥青100份,聚乳酸8份,氯醚橡胶1.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份,甲壳素1.2份,硅烷偶联剂0.7份。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复合改性沥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乳酸、氯醚橡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甲壳素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改性剂;
步骤二、将基质沥青在温度为130℃~150℃的条件下加热熔融,然后将步骤一中所述复合改性剂加入熔融后的基质沥青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155℃~170℃,最后采用高速剪切机对升温后的基质沥青进行剪切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复合改性沥青;所述剪切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先在剪切速率为800rpm~1000rpm的条件下低速剪切5min~10min,再在剪切速率为2000rpm~5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35min~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78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形卡自动化激光标记设备
- 下一篇:燃池-盘管-炕耦合采暖系统





